小明的房间

十点睡觉艺术空间

活动时间:2023-10-04 至 2023-10-22

活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南门万红里甲31号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南门万红里甲31号的十点睡觉艺术空间即将迎来在地的最后一场展览-小明的房间。

“小明的房间”是艺术家卢明持续创作的艺术项目,卢明用其自身的方式不断地创造着各种可能性的“房间”,并用“游牧”的状态使之保持空间的流动特质。其中包裹的语境内容不仅限于空间之内,如果说作品“小明的房间”是对内部的突破性解释,那么卢明的另一个艺术项目“河北料理”就是对“解释”语境的词汇建构。维特根斯坦曾在《逻辑哲学论》中提到:“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而观众和参与者在项目中正作为不确定性新语尝试突破原始语境的界限,在一种艺术的“例外状态”中制造更具普遍性的参与范式。艺术家卢明希望通过个体生命经验的彻底开放性展示从而达到对群体潜意识的深层剖析,并于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的交互过程中,凸显当下时代的社会征貌。长挂两侧的巨幅绘画则是对“料理”内在分配形式的视觉化隐喻,以“分蛋糕”的收藏模式,显示景观规训之下,审美“制度”的建立和威权化,在“图像”的表皮剥去之时,刺眼的红正是包装之内被长久封存的痛感和刺点。

“小明的房间”其实是作为一个空间代号而呈现的,这其中隐含的是“回忆”,是所有曾工作在这里,并为之付出努力的个体回忆。这些“灵感的幻体“化为空间的灵魂提供着独特的味道、声音和想象。艺术家卢明通过将自我空间的躯体和展览空间的灵体进行接洽,并由此诞生出对“艺术语言”之外真实主体的引入,而卢明作为空间最后一位“参与者”和“介入者”,以性质的转化来尝试达成和此地以及自我历史的真正和解。

展览“小明的房间”不止于时限内的约束,而是以此为起点,通过“狂欢”来彰显艺术和生命根源的无限可能,展览空间不再作为限制而存在,反而成为未来的依托,从精神解放至客体,正如“小明的房间”施工牌上所写:小明的房间,正在建设中······

——陈泊帆

卢明,1983年出生于中国河北省。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2020年创立小明的房间文化传媒,现生活工作于中国。

陈泊帆,中国当代策展人,独立艺术撰稿人;硕士毕业于意大利米兰NABA新美术学院视觉艺术与策展学专业;师从意大利著名策展人 Marco Scotini。陈泊帆的策展逻辑多从社群独特为出发点,探讨新生艺术的可能,并试图在策展与写作的过程中以批判的角度重新梳理国际新兴艺术的发展逻辑,并通过展览将其与当代现实进行有机衔接,展现出新兴艺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共生力量。曾以研究员身份与意大利现象学家 Massimiliano Guareschi 共同翻译栗宪庭先生的中国现代艺术史。策划开展线上实验艺术空间“F1at Space”,并作为策展人策划线上实验艺术展览“33 平方米”。独立策划“42 IS”国际艺术家群展,“身份模糊”国际艺术家群展,“ERROR·重启”国际艺术家群展,“寓言与电波”国际艺术家群展,“失真”国际艺术家群展,“欧菲米娅”国际艺术家群展,“自在赋格”当代艺术展,“狂山浮景”林子楠个展,“自然的接引”韩冬个展,“惊梦:潜性之象”姜怡帆个展,“身份转印”张宇飞个展,“辞照观风”李晶彬个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