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黑日闪烁

伯年艺术空间

活动时间:2024-03-02 至 2024-04-01

活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798艺术区七星东街E03四层II厅

伯年艺术空间欣然宣布,将于2024年3月2日至4月1日推出艺术家张正的个人项目“昨夜黑日闪烁”,展出艺术家近期创作的一系列雕塑及装置作品。

张正 Zhang Zheng

昨夜黑日闪烁 4#

Last Night, the Dark Sun Flickered

2023

石膏、铝箔、木板

Plaster, aluminum foil, wood

130 × 71×18 cm

张正在创作中以想象和直觉来理解与转述现实,他将对于过往经验、记忆的解读与误读以深层次、象征性的符号语言进行转化,从而探索和表达人与欲望之间复杂关系的流动性,以及集体无意识的深层原型。

在张正看来,作为这一系列作品母题的 “欲望”并非指向对固定对象的渴望,而是某种潜藏在人类社会文化基因与共识中的动态的、创造性的、朝向生命整体性和意义完善的驱动力。他在作品中常使用蛇的意象,使之与神话、文学、宗教典故相结合,以此为隐喻,触及观者集体无意识中的符号所指——猜疑与诱惑,罪恶与毁灭,智慧与庇佑,变化与再生。

衔尾蛇(Ouroboros)这一文明图腾的古老符号也出现在了张正的作品中。他将衔尾蛇的形象与杜尚在《自行车轮》(“Bicycle Wheel”,1913)中所使用的一类现成品相结合,再度回应这一语境与意义生成间的悖论存在。“Ouroboros”来自希腊语中的οὐροβόρος ὄφις,意为“吞噬尾巴的蛇”。其形为一条蛇正在不断吞食自己的尾巴从而形成一个圆型的闭环。衔尾蛇寓意无限大与永恒回归的生命循环:自我受孕、自我生产、自我哺育又自我吞噬,它象征着生命与死亡的冲突,以及“无休止的永恒法则下的开始和终结”。卡尔·荣格(Carl Jung)认为衔尾蛇这一象征反映了自我反思与实现的人类心理原型,它指向个体心灵发展的循环性和整体性,以及对于生命主题的无尽探索、超越与更新的欲望。

张正 Zhang Zheng

昨夜黑日闪烁 8#

Last Night, the Dark Sun Flickered

2023

石膏、铝箔、现成品、定制地毯

Plaster, aluminum foil, ready-made products,rugs by cusomized

145×95×45 cm

蛇在自我吞噬的同时自我再生,它的排泄物同时是它的食粮。这一不断运动的状态亦指向着艺术创作中的,作为创作者的艺术家与作为再现对象的客观现实、作为创造性产出的艺术作品与不断丰富与更新的艺术经验、技法、图像等等看似二元对立的主客体之间的循环关系。

在近作中,张正逐渐脱离出雕塑传统的造型语言与构成方式,将创作的主观性部分地让渡给了客观对象。他有意省略掉文本式塑造与雕琢,开始更多地选择有着特殊意指的现成品作为创作材料,视觉上融入现成品的自然肌理与颜色,同时在造型、材质、色彩上采用伪天真的拙趣处理,使得自然景观和客观物体本身具有能够为之阐述的特殊意义。原型由此得以以一种有力的、象征性的形式呈现出来,进而揭示人类共同的心理和精神经验。

这一对于材料与表现的反思,源自艺术家面向社会环境变化与技术手段发展的即时性思

考。当人工智能逐渐从艺术创作者们惯于回避的陈词滥调变成终将影响未来范式的工具和技术手段时,艺术创作是否会陷入如衔尾蛇般自我训练、自我发育、自我喂食、自我生产的吐纳循环?而艺术家所深耕的意义与价值又将如何定义?

“以黑日为梦,闪烁于昨日”,时间、经验与想象的混沌相互裹挟,灵光于没落中升起。艺术家的创作将成为构筑文明的碎片化归于艺术的沃土,而思想则将继续向前流动。

张正 Zhang Zheng

今天来跳明天的舞

Dancing Today the Dance of Tomorrow

2022

石膏

Plaster

100×60×7 cm

上文中图片版权 © 艺术家 & 伯年艺术空间

Images copyright © Artist & BONIAN SPACE

张正

张正,1992年出⽣于山东潍坊,2017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2023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展览

2024, 昨夜黑日闪烁,伯年艺术空间,北京

2023, “千禧一代”青年艺术家群展,Artplus上海画廊,上海

2022, “向失败投降”青年艺术家创作群展,景德镇

2019, “从一开始”展览,陶溪川美术馆,景德镇

2018, “无限的Which is Infinite”展览,田地艺术中心,北京

2017, “曾竹韶雕塑奖”,山西太原

2017, “未来×现场”,展览798 zero零艺术画廊,北京

2015, “第三届山西大同青年雕塑家金属创作营”,大同

2014, “陶思瓷语青年艺术家作品展”,798时代空间画廊,北京

2014, “第二届山西大同青年雕塑家金属创作营”,大同

高雨萌

高雨萌,策展人、写作者,毕业于北京大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及艺术史论双学士学位,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在读,工作生活于北京。她的策展与理论研究兴趣集中于青年艺术家在不同语境下生成的个体独特性与面貌多样性,以及跨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创作的复杂性,同时亦广泛参与到博物馆项目策划、艺术市场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等艺术生态的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