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刚是华人现代美术的先驱,他与夏阳、萧勤等人创办“东方画会”,强调东方精神,创作、展示与推广现代艺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饮誉画坛。
霍刚选择最简单但又异常复杂的几何造型为创作内容,画面结构理性,去叙事无情节,诗韵盎然,其作是抽象艺术中的抽象艺术。观之,易生出我们当初对陈景润的疑虑:为什么顶级数学家研究1+1等于2?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被称为数学研究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还有什么哥德巴赫猜想?霍刚的“1+1等于2”把创作置于危险境地,也给自己与观众制造了巨大的麻烦,许多人大概以为这个图式太简单,只要想,谁都能搞成这个样子。即便如此,霍刚先生仍然如故,始终用最简单的圆形、三角形、菱形,直线、曲线塑造极其复杂的世界,描写人间冷暖。他建立自己的绘画秩序,创造了具有东方意蕴和文化内涵的抽象艺术,热烈、艳丽,跳跃着生命的律动。观赏他的作品,愉悦者更欢快,抑郁者则心清气朗。这些燃烧激情而迸发出的光明,驱赶雾霾,治愈心灵。久读,或许不能简单地理解霍刚的艺术为抽象或具象。我以为,他的冷艺术不冷,抽象其表,具象其内。他的作品色彩与内核闪耀着人性光辉,传递着具象的真、善、美。他虽长期从事布面油画创作,但其对于宣纸和墨的热爱,大抵是先天对传统文化的依恋,是华人艺术家的本能。他的水墨任意涂抹,因势利导,随心生发,酣畅淋漓。画面里隐约地暗藏着从金陵地出发的印迹。
当年有人说霍刚的艺术前卫、先锋、抽象,现在或许也有人称之为传统。无论怎么定位,其艺术行为始终都不守旧。他的艺术再次告诉我们,形成代沟和障碍的不是时代,而是思想;对于保守者具有启蒙意义,对于观众具有开阔视野的作用。
霍刚先生是以艺术为生的自由艺术家,也是一位热心助人的善人,在意大利米兰生活和工作的五十余年里,帮助了大量去那里旅游、学习的陌生华人,被他的老友黄永玉称之为“霍大侠”。黄永玉说:“一个在中国人看来算大、意大利人看来平常的大鼻子,一头白发,却穿着件套头的鲜红的毛衣。这是他的商标。意大利人也是见怪不怪的,但霍刚走在路上,谁都难免不回头望他一眼。这位画家的风度是潇洒而自然的。在意大利,没有中国人不认识霍刚的。”
四年前,这位和蔼可亲的胖老头儿一行来到南京我的画室,双目发散着光彩。他指着我的一幅作品说,看到了大先生的面容。然而,那件作品并非鲁迅。大家顺着他比划的形状再看,果然如此,真的有些像。天真、浪漫、富于想象仍遍布老头儿周身,就连笑,也是开怀的,没有丝毫遮掩。这位老头儿是那么的年轻,精神充沛,活力四射,阳光灿烂。临别,霍刚先生说:“我因艺术而行走世界,是‘宇宙人’,是中国人,更是南京人。如果有机会,想回乡办一个展览。”然世事无常,不久,病疫肆虐……几年中,我常常内疚,当时我应该诚挚地邀请他饮一杯家乡酒。因为彼时,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一别将数年。之后友人告诉我,那天离开画室后,八十多岁的老顽童畅想数月后便可携家人、携作品再回故乡,高兴地一跃而跳,不慎摔倒而骨折。
老话说:好人一生平安。老话还说:好饭不怕晚。好梦成真,我们终于迎来了90后的霍刚怀揣艺术珍宝重回故乡!阔别家乡南京七十余年,带着数十年创造的艺术,与父老乡亲见面。当观众散去,他还会再一次淘气地跳起来吗?踏遍世间人未老,赤诚童心真好!正所谓赤子之心永固,至诚之道如初。霍刚一生追寻艺术,归来已不再是少年。
霍刚先生的艺术闪耀着异样的光,刺破金陵初春的青绿,为烟花江南平添璀璨。黄永玉先生生前关注的这个画展今天终于启幕,观众幸甚,我等幸甚。
谨以此展,欢迎霍刚先生!祝愿霍刚先生健康长寿!艺术之树常青!
南京书画院院长、金陵美术馆馆长
策展人 刘春杰
2024年3月
《抽象2023-017》 100cmx100cmx8 油彩、画布 2023年
《抽象2023-019》 100cmx200cm 油彩、画布 2023年
《无题》 37cmx51.5cm 油彩、画布 1964年
《黄色椭圆》 60cmx50cm 亚克力、画布 2000年
《抽象2023-023》 200cmx100cm 油彩、画布 2023年
《开展之36》 160cmx160cm 油彩、画布 2010年
《抽象2020-045》 50x50cmx4 油彩、画布 2020年
《无题90》 60cmx60cm 油彩、画布 1990年
《抽象2017-014》 160cmx130cm 油彩、画布 2017年
《梦幻2》 25cmx35cm 粉彩、纸 1955年
《墨戏4》 37cmx26cm 水墨、宣纸 1986年
霍刚
1932年出生于南京,1964年前往意大利米兰,并展开长达50年的旅居生涯,直至2014年才返回中国台湾省居住。作为华人知名现代艺术团体「东方画会」的创始成员,霍刚跳脱学院派创作风格,致力于推动「华人现代艺术运动」,成为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早期倾向超现实主义风格,绘画充满神秘主义与奇异性,同时着眼于几何图形的表现;定居于米兰后,霍刚受到蒙德里安(PietMondrian,1872-1944)、埃布尔斯(JosefAlbers,1988-1976)、卡尔代拉拉(AntonioCalderara,1903-1978)等人的影响,确立了个人几何抽象的创作途径,并专注于绘画本质的探究。霍刚此种从「超现实主义」逐步到「抽象」的结合与变化,在全球现代及战后艺术家之中殊为罕见。分析霍刚的作品,不单就以西方「冷/热」或「抒情/几何」抽象的二分方式探究,亦透过其个人的艺术与人生发展,理解作品如何运用西方艺术概念,并融入东方书法、金石印刻等元素,搭配斜出侧插的短直线条,以其点、剔、撇、捺之效,构成独特的诗意韵律与幽默童趣,发展独树一帜的东方几何抽象。知名国际策展人沙宾·瓦季尤(Sabine Vazieux)认为纵观华人抽象艺术史,霍刚作为从事几何抽象创作的艺术家,可谓为「华人几何抽象艺术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