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中国油画院课题组结业展览如期开幕。从进入课题组学习已5个年头有余(期间还有一年中俄高研班的学习)。我认为这5年多的学习,对我的绘画事业甚至我的人生成长都是一段非常重要和难忘的经历过程。
一是夯实绘画基础。课题组学习期间,通过大量的人物和风景写生,包括对人体结构、色彩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一系列系统的补课学习。周而复始的训练,使得造型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对色彩的理解更为丰富。最重要的是,描绘物体时不再追求表面的浅显刻画,而是更加深入到物象深层具有内涵意义的情感表达。
二是坚定绘画追求。学习期间多次到欧洲艺术博物馆学习参观油画艺术经典作品。在经典作品前,与大师们面对面跨越时空的心灵交流以及杨飞云老师现场对作品的分析讲解,让我静下心来细细品尝和体会那汇集了艺术家们心血、精力、感受、品质、修养等为一体的"永恒的经典"。大师们的专业水平、绘画态度、人文情怀、责任担当,这些都对我产生了深刻的触动,加深了对绘画的理解和追求。曾经那么享受获得的奖项和赞誉,现在我只想回归于对绘画热爱,愿意以毕生的精力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去追寻夲源的绘画本质。
三是提升修养情操。创作时期,导师组钟涵先生、杨飞云老师、刘建平老师对我悉心指导,帮助揣摸人物的表情状态、生存环境、微妙的历史状况……同时,又给予了极大的自由度和开放度。特别是在创作中遇到困扰时,老师们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建议,使创作顺畅地进行下去。老师们丰富的学识修养和传承敬业的精神都使我非常的敬仰。接受老师绘画指导的过程,是学习老师做人做事的过程,更是自己提高修养情操的过程。老师们的精神和境界引领着我今后学业甚至是人生的努力方向。课题组的同学们各有所长,学习、讨论、研究、进步的氛围浓厚,团结丶互相、包容、理解的风气和谐,这些都让我心情舒畅、受益匪浅,愿意敞开心扉在这个集体成长成熟。
八年后,课题组在杨飞云老师精心组织安排,再次相约油画院进行课题研究陈列展,四人一组,轮流上阵,呈现才华。这次展览课题组老师重聚是非常高兴的一件喜事,值得期待。
文 / 李新铭
《花园口.1938》210x320cm 布面油画
《花园口.1938》局部
《花园口.1938》局部
《花园口.1938》局部
《冬至》80x120cm 布面油画
《儿媳妇》120x80cm 布面油画
《清点》140x180cm 布面油画
《西线》180x130cm 布面油画
《钱学森-28》40x50cm 布面油画
《钱学森-57》35x60cm 布面油画
《钱学森-65》35x60cm 布面油画
《倔犟的窑洞·写生》60x80cm 布面油画
《门里门外·写生》60x80cm 布面油画
李新铭
1970年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
1992年考入山西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
1996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同年进山西画院创作部工作
200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课程班
(12届油画研修班)2003年毕业
现为山西书画院画家、美术创作部主任、一级美术师
山西书画院艺委会成员
山西省油画学会副会长
山西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山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工程
“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课题组研究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