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

Yuan Museum

活动时间:2024-12-14 至 2025-01-14

活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艺术村104号

Yuan Museum宣布将于2024年12月14日推出艺术家群展“暗-黑”抽象艺术展。展览由寕寕策划,呈现9位艺术家的最新作品。

前言

色彩是视觉艺术中最直接,最具有感染力的元素,艺术作品创作所使用的色彩有着核心作用和审美价值,是其生命力之所在!色彩蕴含着精神、情感和心理因素,是艺术家的主观精神、内心情感和心理状态之表达,色彩观念和色彩象征意义对艺术作品具有深远影响和精神价值。

黑,火所熏之色也。黑色是最暗、最深的颜色,黑色是极为丰富的,黑色涵盖不同色度、不同层次和不同维度,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黑色宇宙,不同色度的黑形成了五彩斑斓的黑色,中国的传统黑色极为丰富,有“乌、玄、黛、缁、皂”五种常见的中国“黑”。

不同的艺术家用黑色表达的灵感、情感、意境、寓意、思想、态度和感受是不同的,黑色既丰富又纯粹,它的文化性和精神性博大精深。希望通过"暗-黑"抽象艺术展,开启每个观众的直觉力、洞察力和想象力,它是一个探索、发现、内观、反思、反省的精神之旅,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和觉察玄妙的“黑",感悟黑色的“暗黑能量”与魅力,探索“暗-黑”的奥秘!

策展人:寕寕

黄锐

Huang Rui

黄锐,1952年出生于北京,经历长期的移动生活(内蒙古、日本)后,现工作居住于北京。1978年著名的地下文学杂志“今天”的发起人之一,另二位发起人是诗人北岛,芒克。1979年“星星美展”的联合发起人,另一位艺术家是马德升。“星星美展”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2002年北京798艺术区主要发起人,798保护和转型概念执笔者,2004-2007年798艺术节(DIAF)的艺术总监。2018年,将自费建造(历时2006-2018)的“黄锐白云馆”捐赠给地方政府,现已成为香港CHOI中欧艺术交流中心。自70年代开始创作前卫,独立性的,主要为抽象形式的平面和立体装置作品,以其孤傲的艺术风格及与主流艺术的对立观点在中国备受争议。

1979年,黄锐在北京官方展厅发表抽象绘画“无限的空间”,在中国艺术史上记裁为第一次公开发表的抽象艺术作品。80年代之后,黄锐创作出独立的空间概念,“空间结构”系列作于80年代前期,“空间”作于80年代后期,从基于北京古城审美样式的抽象化实验开始,黄锐踏上一条将个人意识放入宇宙原始物质并使之平衡的修行之路。同一时期,他也结合道学、易经中的自然哲学开始他的“阴阳”二面性的表现方式,这一时期持续了近30年时间。

特别是自2020年以来的创作,他把观看性置于作品前方和背后,或者说是光与影同在的空间,从平面中推展立体的维度,从形体的交叉中呈现虚幻的维度,他已经进入完全特立独行的境界,这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新鲜的观点,很可能在道学世界中,他已完成了修学和描述的过程,他的目标和完成的作品已然从有无之间,虚实之间建立了生动的现实——迄今为止我们仅从道学的文字遗产中探触到,甚至没有人期望其伟大的精神境界可以从视觉景观中呈现。

黑月之渡-纵,布面油画,196×261cm,2024

"知白宁黑",是道教的一句经典。老子认为了消失的黑夜比存在的白昼更真实。在明处,一切的黑暗之手都在拓展权力和支配法则,真实与缪斯隐形在无法探知的深化。

我有幸在夜晚到访京都银阁寺,在银沙难沉入视觉的餮宴,让我与银沙滩的关联创作结下不解之缘。我的"黑月之渡”即是自然的永恒之場,也是邂逅先知,无解与启示录的碰撞。可能也是我终极的道场。

刘丽君

Liu Lijun

刘丽君,1992年生于福建福州,201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

艺术家提炼了许多工业文明的抽象符号,具有强烈的空间折叠感,并试图重新挖掘那些隐匿在时代与人类情感间纷然杂陈的关系,让作品自身产生巨大的反差与矛盾。呈现的新作品,艺术家直接褪去坚硬的外壳,坦露出犹如伤口般的边缘,脆弱而敏感,它们自成一体,但又如同莫比乌斯环,内与外构成了不断变换的辩证关系,仔细阅读艺术家创作的抽象图像,似乎能唤起大家某种共同的生命经验与身体记忆,凝练而惊艳。

《悬置》系列06,大漆、灰、苎麻,160×120×20cm,2023-2024

以现象学家胡塞尔提出的“悬置”概念为我作品的命名,“因为大漆的特性很难及时给予创作者回馈,过程中的重复有时候会让人陷入一种麻木状态。”但对喜欢在创作中抛却束缚、破而后立的我来说,恰巧也提供了审视与思考的绝妙阶段——不先入为主,不肯定或否定,当对任何“存在”的态度变得中立,更广阔的世界与可能性便也徐徐展开。

在我的作品中常见的是那几种为数不多,但沉稳耐看的色彩,换言之,颜色在我的作品中变化微妙,但服从于整体关系,承载着质感的表达。相较于平面的作品。移步换景、一步一观,在我眼中有着更大的魅力,我沉迷于装置作品在不同角度、不同光线投射下的千变万化。所以我的探索路径,是从平面漆画开始,逐步尝试浮雕,后进行空间感与力量感更强的装置创作。

这次新的作品边缘,往往都有着十分细致的处理,我沉迷于创造那些“如同伤口般撕开的状态”,我有意地避免封闭与机械重复,当作品的形态过分地稳定,我往往会下意识地选择打破或对其塑造再做考量,在这过程中更像是把其中的内骨骼向外翻出,它们自成一体,但又如同莫比乌斯环,空间在作品里相互交叠、拉扯,内与外构成了不断变换的辩证关系,从而在一些造型中呈现出了如同“通道”般的空间状态。

马树青

Ma Shuqing

马树青,1973-1976就读于天津工艺美术学校装潢专业‬,1989-1994就读于德国慕尼黑美术学院自由绘画专业,艺术硕士毕业。‬自由艺术家至今生活工作于北京、巴黎。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法国艺术家协会会员。

马树青的作品曾多次于中外艺术展上展出,当中包括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科隆艺术博览会及北京艺术博览会等。他也在许多城市举办过个展和群展,包括慕尼黑、杜塞尔多夫、科布伦茨、首尔、香港、上海和北京等。

无题2024S02,丙烯综合媒介木框,40×39×H5cm,2023-2024

寕寕

Ning Ning

寕寕,毕业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家寧寧自幼学习音乐, 具有绘画天赋,对色彩和造型非常敏感,并有很强的表现力。成长在一个充满文化艺术氛围环境中的她对艺术有着天然的热爱和感悟,与艺术家有着天然的联接和理解。寧寧的艺术作品体现着东方美学,她运用色彩、色调、笔触及自己的独特方法创作出抽象的形式、空间和场域,来表达她对禅、灵性、阴阳、自然与能量、生命与死亡、生命之目的与意义的理解。

玄黑系列No.2, 纸本水墨, 66×66cm, 2024

"玄黑"系列是我对玄妙的黑色的理解和表达,它是道的象征颜色,玄之又玄......我的艺术创作是关于我对时间、空间、阴阳及空无的理解和表达,作品反映着我的生命状态,在创作过程中,我很享受我的身、心、灵与颜料、材料、画面和空间所形成的一个场域及和谐关系, 整个创作过程亦是我的修心过程。

欧阳文东

Ouyang Wendong

欧阳文东,1967 出生于中国重庆,现工作生活在北京。

1986-1991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1993-1995 比利时安德卫普皇家美术学院高等视觉学院,1995-1996 意大利卡拉拉美术学院石石刻工工作室。

黑·鼼1#, 综合香料, 30×30×15cm, 2024

众多的植物香料作为欧阳文东创作的重要媒介,其结果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神秘气息。他在观察自然和审视自我之间的过程中将这一显明的东方自然观审美带进了他作品创作的叙事之中,东方自然观印在他的生命里,早年虽然学习学院雕塑,又连续生活在欧洲十余年,在二元对立核心环境里,更加激发了他的东方自然观。在稍纵即逝的日常中把握物的灵性与美。

宋涛

Song Tao

宋涛,1969 年出生于上海,曾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修平面设计及绘画,1986 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在 1993 年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获造型艺术硕士学位。

宋涛的创作范畴涵盖绘画、装置、艺术设计及旨在建立生活与艺术之间桥梁的公共介入。宋涛身兼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作品大多用木材和金属及树脂为材料,意在使世人重新发现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美仑美奂的造型艺术及其所具有的深厚生命力。曾在上海美术馆、上海多伦多美术馆、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等被邀请举办个人展览。

明亮的石头,100%西藏高山羊毛、木框,120×88cm

王嶺

Wang Ling

王嶺出生于1985年,成都。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会计与金融学士学位;英国伯明翰大学市场营销硕士学位。

王嶺于2014年开始艺术收藏与创作。现作品以家具和装置为主。创作思考角度从人类文化学进程出发,以探索文化衍变中物的创造和使用,以及归集于物的本身含义。穿过物去“看到”文明的过去和未来的叠影婆娑。创作观念背后传达出的信息是探索如何克服和突破地域、文化、时间、空间固有的差距,从而不断产生出属于个体的新思考。

走到了寺庙面前, 淬火钢板、氆氇布, H130×160cm, 2024

王嶺用最简单原始的材料和构图形式去架构他的内心景观,记忆中的那遥远而又亲切的藏地风貌。意在消解掉修行过程中具有不必要性的物质条件的存在,而达到精神的至高。

杨诘苍

Yang Jiecang

杨诘苍(1956年生于中国广东省佛山;现在法国巴黎和德国伊特林根生活和工作。)不仅是一位画家和书法家,也是一位全球性的社会活动者。与中国当代艺术的惯性相反,他不用西方前卫艺术的手法批判中国当代社会,反而用传统笔墨的表现力和道家的反向思维,揭示全球现状背后深层的社会和文化力量。在最初受审查的作品《屠杀》中,他表现的是专制统治下的死难者。为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所创作的作品《会叫的风景》系列同样延续了这一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权利、财富、暴力、恐怖的抗争,这也是他的艺术实践最关心的话题。在1989年"大地魔术师"展中展出的抽象作品《千层墨》,以及他的人物画《上升》、《十一日谈》系列作品中,杨诘苍处理了物质和精神的超越、个人的解放、普世的爱和自然等主题。杨诘苍以引人入胜的精湛技巧刻画极度非人性的荒谬与恐怖,其效果接近康德所言“崇高”中恐惧和兴奋的交织。

收藏杨诘苍作品的机构包括:美国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布鲁克林博物馆、斯坦福大学坎托艺术中心、伯克利艺术博物馆、华盛顿世界银行、纽约洛克菲勒基金会、法国文化部、M+博物馆、香港艺术馆、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广东美术馆、成都美术馆、深圳画院、福冈市美术馆、韩国光州当代艺术馆、汉堡工艺美术馆、温哥华梁杰华艺术基金会、瑞士Swatch收藏、法国皮诺基金会、瑞士尤伦斯基金会、台湾国巨基金会、台湾Eslite公司。

自画像, 墨,纱布,宣纸, 50×48×3.5cm, 1990-1995

杨千

Yang Qian

杨千,生于四川成都,现居住和工作于北京。1978-1982年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1985-1988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获艺术硕士学位。

作品被众多美术馆及基金会收藏,香港 M+ 博物馆,中国美术馆,韩国昌源国际艺术基金会,德国K21当代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上海证大美术馆,苏州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艺术馆,美国富兰克.科恩当代美术馆,英国红楼艺术基金,意大利 Cassa di Risparmio 基金会,乌里 • 希克基金会,梁洁华艺术基金会,余德耀基金会。

无题No.1,丙烯与综合材料于亚麻布, 直径120cm,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