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入山的激流

hiart space(深圳)

活动时间:2024-12-04 至 2025-01-15

活动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蛇口望海路1187号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L106

“山”,与其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元素,不如说是中国美学的一个元素。它所隐含的,绝非只是一个眼前的自然对象,而是被赋予了一种不可名状的抽象。在大地平面上突然而巍峨于面前的一种“隆起”,一种不可回避的临在的“存在”。“山”是一种对“我”的倒逼,它促使我们不得不去发问。

在禅宗史书《五灯会元》卷17的《惟信》中,青原惟信提出了“见山”的三重境界,而后亦成为中国禅宗智慧的一种“洞见”的缩影。可见,“山”指向了一种被心灵之问所凝视的对象,正如杜甫在《青山》中对“山”的时间之问,实则为转向对己的存在之问。它仅仅只是一种哲学式的发问吗?显然并非,它所朝向的这条线,某种程度上交织于美学判断之中,正如康德所言,它必定是追溯到关于我的“先天”之问,在这里,逻辑是排后的,它显化为一种对存在的直觉,它紧紧的抓住我的灵魂深处的锚,涌动着我们最为复杂的情感。

“问山-尹朝阳” 展览现场

在艺术家尹朝阳的最新个展“问山”中,展出了艺术家2021-2024年创作阶段的片段凝炼,它呈现了其在艺术及生命探寻中渐进的“洞见”,并以一种入木和移转的并置方式向我们展现。这种并置,当然性的展现了其发问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是基于了在我里面的黑箱的某种不可见性,正如人类对量子世界的探寻,是基于“撞击”和“干扰”的方式,绕回式的“测量”量子可能的某种属性。在这里,“山”就好像是一个被自然所“撞击”我之心灵而产生的一种关于“我之存在”这个“物自体”的外部映射。

可以说,艺术家尹朝阳的工作,从一开始到现在,就是对“人”的发问。从另一个层面上,也可以看作是在艺术家身上显化为的一种多路径上的对“山”的“问”。而这些不同之路径,在其各自险崎之山路上又彼此狭逢,甚至于相互影响。正如艺术家显然的说,在他身上有着明显的并行的“两线作战”。这两条战线,一条是关于山水,一条是关于人像。这两者在艺术家身上,共同之点在于它们仍都为“存在”之表征。正如我们所谈到的“外部映射”,山水本身于中国传统中被赋予为“意”所表现的“境”,也正如艺术家使用梵高亦为“人像”中的图像一瞥,尽管艺术家在梵高图像上附加了“劳动者”这一属性,但它们都均为其发问之路径中对“人”这一主题的深深探索。

尹朝阳 林泉高致 2022 布面油画 220×385cm

作品细节

其所隐含的信息,在“劳动者”这一附加元素中被提取了出来,它忠实的展现出了艺术家的“艰苦”以及“劳作”的这一抽象体验。它与艺术家自身的经历与外部世界,共同形成了一种谱系,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问山”的劳苦形象共性于同一类群体,这种彼此的偏好和下意识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产生着彼此相合,正如艺术家尹朝阳在不同场合也会多次谈到弗兰克·奥尔巴赫、弗朗西斯·培根、格哈德·里希特、菲利普·加斯顿、爱丽丝·尼尔,甚至是行为艺术家阿布拉莫维奇。这显示出有一些东西,绝不是某一个艺术家的特需,而是潜藏在大海深处的某一种“涌动”,共同激荡着在这海域之表层游荡的许多艺术家之群体。

显而易见,它亦本身考验着艺术家的某种极限,正如艺术家尹朝阳对材料本身的极性探索,这种探索在艺术史的根源上,可共同作用于几乎每一个流派。作为一种选择性和偏好的结果,尹朝阳选择了一种最为直观且最具爆发张力的极性方式。它共同显现为一种坍缩和高压的状态,犹如中子星在极性平衡中的某种极限,这在尹朝阳的这近十年的作品中有所阶段性的体现。一个比方来说:极性古典与极性表现主义,可以想象一下。

尹朝阳 悲伤 2021 木板油画 46×38cm

尹朝阳 夜行 2023 布面丙烯 84.5×114cm

比较显然的是,艺术家将张力本身的追求作为了张力,这至少成为了一种对“山”发问中不由自主所产生的曲率。这种曲率在更深的阐述上,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人的“不可能”,尽管它倒逼我们不得不去发问。在这里,我们必须要说,与“存在”相关的必须是“本质”,当我们在追问“存在”时,那一定必涉及到本体论的问题。这一问题已经超越了艺术所能把控得住的领域,因为当艺术不断尝试去触碰“存在”,而作为“人”又不得其“本体”时,便只能追逐到虚空之中。

“问山-尹朝阳”展览现场

尹朝阳 夜观图 2024 布面丙烯 122×98cm

换句话说,当我们凝视“存在”时,“存在”背后的迷宫必凝视着我。在艺术家尹朝阳的“问山”中,实际上,就是在问“山”这一存在背后的“本质”,或者说“本体”,而“山”的转译乃是“我”,所以,它必返回于我自身。这种不可得性,在某种程度上,亦影响了艺术家尹朝阳对东方超验精神的尝试。这种尝试,在近期的作品中得到了一定的展示,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宗教性的“借力”,这显现出艺术家的一种新的洞察,而这种洞察在很快的程度上,又复返回于一种对“外部映射”的理解上,一种在人像图像上的另一类反向的“梵高”,陷沉于表象的永不停歇的流沙之中。

尹朝阳 罗汉松 2024 布面丙烯 137.5×111.5cm

作品细节

换句话说,无论是艺术家笔下的磅礴山水,抑或是对梵高的洗炼,甚至于东方冥修之精神的再返回,都在某种程度上凸显了艺术家对“山”之本体无形的复凝之视。在这里,它隐含为一种对“本质”提问下的不断追索和不断命题。艺术家行走于那深谷之中,晦暗的山色将一切隐藏于其中,他欲做成一把锻造,欲划开眼前的晦暗,这一行动,不断从内转向于外,又从外转向于内,并构成为纵身跃入心灵湍濑的一股难以撤回的急流。

尹朝阳

1970年 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

1996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现居北京和伦敦

个 展

2024

问山-尹朝阳,hiart space, 深圳

汹涌的房间:尹朝阳个展,偏锋画廊,北京

2023

尹朝阳作品展,朱雀画廊,悉尼

2022

尹朝阳的绘画课,成都K空间,成都

尹朝阳—自选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

尹朝阳—重建理想,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

2021

烈日梵高—西岸艺术中心(个人项目),玉兰堂,上海

浩瀚史—尹朝阳,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

2019

隔江山色—尹朝阳,玉兰堂,北京

青绿—尹朝阳新作展,唐人画廊,香港

尹朝阳版画作品展,艺博画廊,上海

尹朝阳:穿越火焰—黄山不是风景,三尚当代艺术馆,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