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跃迁

天线空间

活动时间:2025-01-11 至 2025-03-03

活动地址: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M50创意园17号楼202

我们如何感知所处的世界?伊曼努尔·康德、马丁·海德格尔、约翰·洛克、菲利普·津巴多、梅洛·庞蒂、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等人给出了太多跨越不同学科及领域的多样解读。从思想学家对现象学的思考,到认知科学对知觉的解析,感知所处世界始终是理解我们与世界关系的核心。身体在世界中的定位和倾向证明了我们是如何感受事物的,而这些主观的感受也不断塑造着我们是谁。

身处21世纪的我们更不能忽略的是,在信息化、数字化迅速发展的当下,尤其在AI与互联网科技的加持下,越来越多的工具带来了扩展和强化感知的边界。肉眼无法看见的细节可以被捕捉,人类感官以外的感知体验能够被模拟,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验,却也让我们不禁反思,人类的感知方式能否在技术的辅助下被替代?而过往认知的框架被打破时,感知能否获得跃迁?每次跃迁又如何作用于人类不断寻找个体与世界的“真相”?

时至今日,绘画依然是许多创作者表达对世界认知的方式。创作者未必以对科技的抗拒为出发点,更多借其表达对人类感知潜能的信心。绘画作为一种承载着自身几千年历史的视觉语言,技术与思想进步也拓展着这一媒介的外延。罗瑟琳·克劳斯(Rosalind Krauss)在电视机普及且观念艺术鼎盛的时期曾提出有关后媒介时代(Post-Medium Condition)的讨论,即艺术家可以通过突破媒介界限,以跨领域的方式进行创作。那么及至AI时代,绘画是否仍然能在当代艺术领域占据“元媒介”的地位?科技、技术、社会、思想等人文科技领域的开拓与媒介自身的演变之间是否涌动着跃迁的潜力?

群展“感知跃迁”以万杨、汪晓芙、王志渊三位以绘画为主要创作媒介的艺术家工作为样本,在回环的现场动线中拓展开每位艺术家在这个时代里的关注。他们的个体经验、兴趣、知识结构各不相同,又以完全不同的工作方法展开创作。可以看到他们对文学、科技、哲学等所关注的领域保持浓厚的兴趣,也擅长使用可触及的种种工具进一步探索、研究,由知识积淀的积累起步,艺术家们在情感、想象与实践的不断平衡中,经由作品呈现出在感知的层面上的思考。

汪晓芙

《暗之塔》,2024,亚麻布面丙烯,122 x 153 cm

在绘画实践和与之相关的思考中,汪晓芙试图创造出接近抽象的环境,以可识别的元素作为线索,引领观者进入“更深的现实”中。她向外探索的过程总是基于阅读、想象、自我书写的文本以及逐步积累的画稿。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在《黑暗托马》中的描述与艺术家想象出的“池塘的水面向我睁开一只眼”的意象格外契合,以“眼睛”为代表性符号出发的观看、思索,达成了自我内部意识与外部世界相连、缠绕、嵌套的通道,而与外界邂逅不仅是身体上的体验,更是与无限和未知的进阶接触。汪晓芙在面对画布时,与媒介对话的过程,恰似对如“洞”般真相的探求。正因感知和思考的边界处于流动、模糊,甚至相互渗透的状态,她将对世界的认知之路视为无穷无尽、不断扩展的过程,作为二维媒介的绘画所具有边界性,亦可以通过艺术家对色彩、形状和材料的运用得以突破。汪晓芙将对自然界的观察、理解和想象以水面、池塘、天空等元素为基础来重新构建。她的创作既是对世界的回应,也是对自身内心世界的挖掘与表达,在试图抓住感知的短暂与瞬间的不可捉摸中,在自我意识和外部世界交织中突出着感官体验的跃迁。

王志渊

《城市》,2024,布面丙烯

四联:每联:250 x 170 cm 整体 250 x 680 cm

王志渊《城市》(细节)

这种基于想象的感性的逸出,在王志渊作品中以“风景”般的面貌出现,艺术家对丙烯的多样运用,让丰富色彩的堆积与流动带来被困时想象的天空。在水平线的作用下,他的绘画是抽象的颜料痕迹汇聚,也是无意识间回归于近百年艺术史传统的结果。学院教育、经典绘画于王志渊而言是一个起点,自制工具延伸了他的创作媒介,也让身体与运动融于创作的过程,因而泛着金属光泽的画面色彩上,质感、肌理仍在笔触的间隙中营造出纵深的空间。美国观念艺家迈克尔·海泽尔(Michael Heizer)的创作对王志渊的启发则更多体现于对称性的动作体验中,他将对人类、时间和空间的主观体验的认识和反思,糅合在形状、质感、比例、结构、秩序等要素的整合下,从而提供了广泛意义上人们对城市的整体感知。王志渊关注着当下城市生活中充斥的电子产品,以及科技生产引发的产业革命,因而其创作亦呈现出后工业化时代冷静、理性的特质,而光刻机中不可见光的运动过程则通过视觉化的想象通向不可知的未来。

万杨

《为奇异吸引子作图》, 2023,布面油画,285 x 200 cm

万杨《为奇异吸引子作图》(细节)

在万杨的绘画中,AI生成图像、3D打印等技术更为紧密地贯穿于他的创作过程。而对科幻文学设定、抽象的数学的美感和科技前沿理论等跨学科的兴趣涉猎,也让他在自我限定规则、打破规则的探索中实现了从想象到视觉表现的转化。斯塔尼斯瓦夫·莱姆(Stanisław Lem)、H. P. 洛夫克拉夫特(H. P. Lovecraft)等人的文本成为万杨兴趣的起点,他试图从视觉感知的角度思考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沟通,也在感官层面传递了科技飞速发展之下对未来想象中的情绪传递。在模糊化的符号建构中,克苏鲁世界反人本主义的立场又与远古神话体系中的神秘、未知得以连接。此外,康德的认知理论、混沌理论中的元素运动路径、C.T.R.威尔逊的“云室”实验……跨越时代的众多科学实践所带来的认知也吸引着万杨,他在自己创建的视觉体系和色彩表达中,尝试体现人类有限的三维感知如何可以跃迁至更高维度的理解。

在技术图像如面纱般包围着人们的现代社会,观看的经验对每个人而言早已不同于欣赏现实中的自然风光,算法包围着我们的虚无。科技带来了获取信息的便利途径,却也更为庞杂并充满干扰。始终站在感知与认知交汇的核心地带的绘画,对这场展览的艺术家而言,是与媒介深度对话的过程,更是超越媒介的尝试,在碎片化数据主导的现实中,绘画提供了抵抗分散注意力的沉浸式体验。他们的实践更加表明,绘画亦随时代进行着动态的生长,它唤起我们对当下与未来的思考,也更让我们意识到,更进阶的认知才能带来感知的真正跃迁。

贺潇

独立策展人,艺术写作者,资深艺术类翻译。毕业于麦吉尔大学美术史专业,她曾任职于亚洲艺术文献库中国大陆研究员和艺术论坛中文网编辑。

她长期关注艺术创作与观看在媒介进化中的演变,尤其是对于绘画的影响;晚期资本主义时期的时间观念,以及展示的政治。

她近期的写作出版于:《玛丽亚·拉斯尼格:火星来客》;《段建伟:油画作品》;《冈瑟·弗格:路与径》;《周思维:I Sold What I Grow》;《张雪瑞:物静光时》;《Fredrik Vaerslev: Renne》等。她的近期策展项目包括: 《周力:桃花源·迹》,坪山美术馆;《奇想之春》,北京拾万空间;《余生记》,深圳红树林画廊;《众妙之家》,上海天线空间;等。

她长期诸多国内和国际知名艺术刊物供稿。

万杨

(b.1983,湖南)现工作和生活于上海。200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

万杨的艺术创作意图通过人与计算机、绘画与数字图像之间的交互合作关系拓展绘画的疆界。作为一个“方法先行”的艺术家,万杨持续探索新的制作工艺和流程,并通过方法反哺创作内容本身,以阶段性的系列形式呈现二维空间中物质的几何学描述及抽象的可能性。近年来,万杨发展的绘画系列包括“碳”系列(2008-2013),“云”系列(2013-2019),“金属”系列(2015-2018)和“颜色”系列(2019- )。其参与的个展包括:“从雨林到火星”,AIKE,上海(2021);“钅-”,AIKE,上海(2016);“衍生物”,Connoiseur Art Gallery & Connoisseur Contemporary,香港(2008)。群展包括:“目China:A New Generation of Artists”,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2024);“隐秘的花园:万杨和陈丽珠双人展”,白盒子艺术馆,北京(2023);“多重景观——龙美术馆十周年展”,上海(2022);“迎着阳光”,龙美术馆,上海(2021);“金汤”,CHAO艺术中心,北京(2020);“无调之川”,AIKE,上海(2019);“原素”,ANNEX艺术空间,复星基金会,上海(2018);“旋梯”,AIKE,上海(2018);“真相部II:再造界域”,博而励画廊,北京(2014);“Sichuan Hot! 中国重庆新绘画展”,昆士兰艺术学院,格里菲斯大学,布里斯班(2009);“口传于耳闻的四方”,第三届贵阳艺术双年展,贵阳美术馆,贵阳(2007);“未来考古学”,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南京美术馆,南京(2005)。万杨的作品还被以下机构收藏: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法国;龙美术馆,上海,中国;多姆斯收藏,纽约,美国。

汪晓芙

(b.武汉)现工作和生活于上海。她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和马里兰艺术学院Le.Roy Hoffberger 绘画学院。

通过绘画、绘画装置、写作和表演,她描述和观照事物的存在、个体认知以及存在与认知的边界,并探索它们之间的重叠、折叠、溶解与遮盖。她曾获得位于纽约的全奖艺术机构Shandaken paint school 2018-2019的fellowship,并且被推举为2018年Rema Hort Man新锐艺术家奖纽约地区的候选人。汪晓芙近期参加的展览包括:“我们是复形叠影中的一个,我是整体中部分的集合。”(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上海,2023)、“层起的表面”(Vanguard Gallery,上海,2023)、“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成都,2021)、“未来祭中祭”(喜马拉雅美术馆,上海,2021)、“在各处”(工作室画廊,上海,2020),和“涂擦之下” (Pierogi Gallery ,纽约,2019)。

王志渊

(b.1990, 张家口)现生活与工作于上海和北京。2015 年毕业于旧金山艺术学院(SFAI)并获得硕士学位(Master of Fine Art),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美术教育。

他的近期展览及驻留包括:“域值”,乔空间,上海,中国(2024);“与材质的表情有关”,OCAT 西安馆,西安,中国(2022);“阳光,空气,水”,CLC 画廊,北京,中国(2021);“王志渊”,Mine Project,香港,中国(2021);OCT 华侨城盒子美术馆驻地工作坊, “I have nothing to say and I am saying it”, OCT 华侨城盒子美术馆, 广州,中国(2019);清醒艺术基金会驻留项目(Lucid Art Foundation Residency),加利福尼亚, 美国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