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心事

七木空间

活动时间:2025-03-09 至 2025-04-13

活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51艺术区B3座二层206-2

七木空间即将于2025年3月9日举办曹轶个展《林中心事》。本次展览以植物为载体,艺术家通过水性材料(丙烯、水彩)与纸本、木块等物质的碰撞,构建了一个关于恒常与无常的对话场域。从尺寸精确测量到颜料无序渗透的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不断完善日常痕迹的累积,画面中密集的笔触,材料的极限使用,因为过程不可控带来的逻辑秩序被多次重塑,皆成为“回声法则”的具象投射——行为和感知的每一次选择,终将以不确定的形式反射回来,凝聚为完整的生命体验。

本次展出的作品既非对自然的临摹,亦非对概念的图解,艺术家将“植物性”转化为一种方法论:未完全覆盖的底纹、画框与画面的尺寸误差,甚至2017年与2025年并存的矛盾年份,皆以中立的姿态呈现确定性随时崩解的现实。这些痕迹既是创作过程中对完美叙事的消解,也是对困惑与错位的接纳。由于创作中线性时间的断裂,理想的框架与现实的偶然形成冲突,观者得以在材料的对抗与形式的失衡中体验无常的具象状态,并从中获得全新觉知。

在早期作品《Summer》(2016)中,艺术家通过反复罩染与干扰色技法,精准捕捉“气候与天光的细微变化”,以高密度细节的精确转译,试图通过技术掌控消解不确定性,实现对完美叙事与稳定结构执着的追求。从《Black Forest》(2018/2025)系列起,艺术家的创作方法发生转变,尝试主动体验“迷失”并打破线性时间逻辑,通过两次历时性画面重构,结合拓印、刮擦、堆积等制造偶然肌理的技法,最终形成自由而抽象的视觉语言。开始从最初追求确定性的执着转向了对失控与偶发的主动接纳。

近期,《Couplets》(2019)与《Watermelon House》(2024)的创作中,艺术家以儿童视角介入,与女儿采用去等级化的方式合作,针对女儿原始互动中的好奇和看似荒诞的提问进行实践,将收集来的纸板、木块等粗糙材料以游戏化方法拼接,构建出更具开放性的视觉效果。艺术家在对失控和偶然的逐渐坦然下,创作思维无意识地转向了技术与生活界限消解的过程。

从艺术家起初追求“个体表达”到现在探索“关系共生”的创作脉络看来,展览的意义就已经不再停留于被解读的客体和单向植入的观点。「林中心事」将是一扇半开的门,门后是艺术家曹轶对存在本质的体悟与表达,门前是留给观者与自我对话的余地。

曹轶

1983年出生于河北,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2011年获得纽约艺术学院艺术硕士学位。2013年至今任职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从事当代艺术教学与创作实践。

曹轶个人艺术实践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作品在平面性和三维视觉经验中进行探索。近期的创作线索来源于自然、传统文化与民艺中的美学元素。这些元素通过带有实验性的手绘技法和图像采样相结合。试图以拓展绘画本体语言为入口,转向对绘画叙事可能性的实践中。

部分展览及获奖

2024

绘画亦语言——再谈绘画的叙事可能,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

2023

行无疾徐——从绘画角度延展创作者个案研究,王府中环 ,北京

看我——青年艺术展,嘉德艺术中心,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北京

2019

Adrift,前波画廊,纽约

2017

亿亿而三,前波画廊,北京

2016

见面——80后艺术家联展,C+Space,北京

2013

中美青年艺术家交流展,灿艺术,北京

2012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1

中美青年六人展,妙有艺术空间,北京

夏季展,纽约 Flowers 画廊,美国

“新版画” 纽约国际版画中心,美国

“Whithin you without you” 纽约NARS 基金会,美国

2010

“I’VE GOT A SECRET” Forbes Gallery 纽约,美国

“DECK WALLS” 纽约艺术学院

德国莱比锡国际艺术交流项目,艺术创作,展览,德国

STEWARDSON 雕塑比赛,三等奖,费城艺术学院,费城,美国

创意推荐
复古糖果
¥ 20
非遗版画「草甲」
¥ 34
非遗版画「青龙」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