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宋风 溯书艺

盐城市美术馆

活动时间:2025-03-28 至 2025-04-20

活动地址:盐城市盐都区新都路12号

盐城历史上孕育了许多名垂青史的书法大家,明末清初的大书法家宋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宋曹书法作品以雄豪英气、老笔纷披、纵横开阖而名震朝野,著有《书法约言》、木刻双钩《草书千字文》《杜诗解》《会秋堂诗文集》等,对后世书法、诗文有很大的指导意义。2024年,盐城市美术馆举办了首届江苏“宋曹遗风”书法作品展,得到全省广大书友热烈响应。为延续“宋曹遗风”,今年我们挑选评委作品以及部分入展作品,举办“寻宋风 溯书艺——宋曹遗风书法作品展”,进一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与辐射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此展对光大新时代书法艺术、繁荣传统文化、提升书法工作者素养、倡导规范的学术风气,必将产生重要影响。

宋曹遗风

南梁·萧统《文选》有言:“纵骋驰骛,忽如影靡。遇都越国,蹶如历块。追奔电,逐遗风。”“遗风”后便演变为既往遗留下来的文化特点或某个时代留传下来的艺术风气。踵接前贤、弦续遗风,便成为民族文化艺术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传承方式。

宋曹(1620-1701)

宋曹擅长楷、行、草诸体,隶属“二王”体系,特别钟情王献之书风。王献之向有“一笔书”赞誉,宋曹取其意,飞腾跳跃,笔断意不断,心手双畅,神而行之。他追求“意”,自出机杼,不事雕琢,兴之所至,一任挥洒,但又不失于规矩,在法度框架下意态横生。他追求“势”,大胆使用雄强阔壮的粗笔,大小、开合、虚实对比均极度夸张,淡化行列,宛如天女散花,洋溢着炽热的主观抒情色彩和浓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在陈陈相因、笔力软媚的清代初期,给人以耳目一新、力救时弊之感。他追求“老”,不是斑驳苍荒之“老”,而是熟能生巧、灿然成章之“老”,风骨老到烂漫,不可端倪,章法老到谨严,不可微作变更。于是,书界便有了“宋曹遗风”之说。

“宋曹遗风”是对书法理论的披肝沥胆。宋曹有极高的国学修养,诗文俱佳,尤其擅长书法理论研究。其《书法约言》是清代以来书法史上重要的理论名著。此书言辞直白,简明扼要,不论是对技法的描述或是对古代书论经典的引用,都条理贯通,言之有物。从唐孙过庭《书谱》到宋黄庭坚《山谷题跋》,再到明董其昌《容台集》,皆能摘其精华,以自己心得体会付诸笔端阐述。书中对技法、临摹、创作、风格、书史流变等,所述皆自有新意,娓娓道来,文阡字陌在书法理论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宋曹遗风”是对家国伦理的忠心耿耿。宋曹作为封建士族,深受儒家传统“仁义理智信”伦理思想影响,一生恪守“忠孝”二字,身体力行,不饰虚伪。早年面对内有奸臣弄权,外有强族入犯岌岌可危之时局,他心系朝野一意报效国家。他有深深的故土情怀,“家乡隐逸”生活并不寂寞。他时常外出,游历山川、吊古揽胜,与众多遗民酬唱诗词,恩泽故土学子。“眼中还是登高客,不尽千山落日情”,以含蓄清雅、藏而不露的笔法来歌颂凄美而又幽静的家园,浓厚的家国情怀与忧国济世的博大胸襟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