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昊美术馆很荣幸地宣布,将于5月18日起在昊美术馆三楼展厅二推出艺术家简策个展「变形者」,下面让我们一起跟随策展人郑果的前言文字走进本次展览。
变形者
人类对变形的探讨起初源于人类对自身阙值的探索,与工业革命后对技术边界的想象和突破。从奥维德《变形记》中神与人的肉身转化,再到《攻壳机动队》里的人机结合,无不揭示着生物体对超越自身的大胆尝试与欲望投射。艺术家简策个展「变形者」在此基础上,跳脱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认知局限,从流动性而非超越性的角度更深入地解读了变形——这一古老而饱含隐喻的话题。
《舰队(3)》,2017,布面丙烯、油漆、马克笔、粉笔、油画棒,230 x 200 cm,图片由艺术家和空白空间提供
在“舰队”系列中,简策将一战时期英国海军发明的“炫目涂装”舰船迷彩技术为灵感,结合抽象几何绘画改造物理实体的原理展开创作。画面中的平面色块通过变形错觉主义对观者进行视觉欺骗,让原本稳固的空间感瞬间起伏流动。在画布上通过视觉流转发生形变的虚拟躯体是二维对三维的“反向殖民”,诠释了本次展览的第一层“变形”,也呈现了艺术家简策长期探索的创作核心:绘画既是物质性的存在,也是可以重构现实物理空间的幻觉。而本次展览中呈现的“哨兵”系列,则打破了传统绘画中的单一视点框架,将始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传统绘画技术与前沿的游戏VR技术互相融合。这些古怪又超自然的人形机器迫使观众在展厅中不断位移寻找“正确”的观测角度。这种对身体介入性的绝对要求,使观看行为本身成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观者为了捕捉完整图像不断扭曲身体时,也完成了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身份变形。
《哨兵(1)》,2017,布面丙烯,油漆,马克笔,粉笔,油画棒,230 x 200 cm,图片由艺术家和空白空间提供
哲学家唐娜·哈拉维在其文章《赛博格宣言》里开创性地提出了一种人机共存的预言。这种跨越技术、物种与虚拟现实的混合主体,动摇了权力结构与寻常的身份认知。而简策在“物种”与“斯芬克斯”系列中,也以近乎科学实证的态度,解构了机械与生物的本质对立。这些画中形象具有肖像性的特质,它们不仅是机器,更是新物种的思辨模型。简策借鉴了大量自然史图鉴中真实与幻想生物的视觉编录,并将它们转化为有机与无机元素相结合的特写式躯体。纠缠的功能回路、皮肤与甲壳、金属与鳞片,它们并非机械与人体的赛博格,而是存在于过去与未来的有机体,既令人畏惧又充满陌生的吸引力。画中生物栖息在边界模糊的自然场景中,等待被发现。
《斯芬克斯(9)》,2023,布面丙烯,马克笔,粉笔,油画棒,220× 200cm,图片由艺术家和空白空间提供
简策个展「变形者」以“变形”为核心命题,基于⾃然史、中⻄⽅神话、⼯业制造、数字技术等领域,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法将四个系列作品⽤灵活⽽具有逻辑感的绘画语⾔,构建出一个从物质躯体到空间虚拟幻想的有机生命系统。简策创作的变形者不再是延伸人类肢体的机械工具,而是有机体在环境发展中自主选择的适应性变异。它们有着显著的自我特性与系统秩序,拒绝人类中心主义与二元论的裹挟,并以此背景探讨了二维与三维、实体与虚拟之间权利关系的自然转换。此处的变形,不仅是形式上的异化,更是内容上的开放重组与认知框架的重新建构。
策展人:郑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