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美术馆(总馆)荣幸地宣布,将于2025年5月18日隆重推出中国当代艺术家廖军伟最新个展“像素荒原”。本次展览由YOUNG美术馆馆长惠书文担任策展人,将在此期间于YOUNG美术馆和广大艺术爱好者见面。5月18日15:00进行直播导览和艺术对谈,16:30在美术馆一楼中庭举办艺术家个展开幕式。
像素荒原:廖军伟的“赛博文明”
文/惠书文
当数字文明的浪潮退去,遗落在现实与虚拟交界处的,是一片由像素、代码与电子尘埃构成的荒原。在这片被遗忘的场域中,廖军伟的艺术创作凝固了数据洪流的熵增瞬间,她的绘画装置以物质化的电子残骸重构了虚拟废墟的拓扑形态,而影像的植入则用跳帧的形式复现了记忆存储器的嬗变过程。这场横跨多媒介的“赛博考古运动”,展现的不再是对技术乌托邦的寄予,而是以艺术为镐,凿开数字文明的岩层,暴露出其深埋的神经突触与集体幻觉的物质化石。
在画布这一古老媒介上,物的像素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物质重量。廖军伟以绘画的内核堆积来释义万物生命的情感日常,她将现实图像的“缺陷美学”转化为肉身化的视觉创伤,如在《栉2020-2021》系列中——形象被不断地刷拭,物像愈发显现出更完整的语言体态,在勾连起她内心里被数字信息遮蔽的情绪文本的同时,让这些绘画形象成为社会文明褶皱的等高线。就像一片RGB分离的噪点不再是技术局限的产物,而是电子神经元的记忆切片。
栉 202005
绘画轻浮雕
60x70cm
2020
当画布上的极简造型与像素经纬网格并置时,一种时空坍缩的眩晕感油然而生。《2022…》系列(陶泥轻装置)以显微视角描绘硅晶圆上的蚀刻纹路,这种媒介的坚质性与荒原的未来性之间的张力,暴露出人类认知系统的代际断层——即在荒原之上呈现个体特质像素里的精神内核。
在无限复制的数字镜像中,人类的身份被解构成可编辑的元数据包。当社交媒体档案成为数字墓碑,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延续着意识残片,肉身与虚拟替身的界限在像素荒原中彻底消弭。廖军伟运用多重媒介为其思想能量赋形,让那些游离在自然界中的各式生物重新获得物质栖所。
20220729
陶泥轻装置
41x32cm
2022
绘画装置艺术以其对空间的重构能力,将像素荒原从虚拟维度拖入物理现实,通过这些物质的物性转生,揭示了技术物在功能消逝后的第二重生命,随着光线的角度变化组合成不同诗篇。在递归性较强的《芒果》系列作品中,“技术废墟”与有机生命体发生了奇异的共生。此组作品以综合媒介的形态,复现了集体记忆的离散化存储。这些作品揭示出赛博空间的残酷真相:所谓的“实时性”不过是延迟7毫秒的幻觉,每个人的记忆都只是云端分布式存储的碎片化副本。这种技术物朝向生命体的僭越,恰恰映照出人类向赛博格进化的倒影。
芒果(部分)
观念行为装置
160x140cm×3
2025
当架上绘画的物质重量、装置艺术的拓扑变形与影像艺术的时间解构共同作用时,一场赛博考古学的方法论正在发生。廖军伟的绘画笔触的物理性为虚拟废墟提供了质量与惯性,装置的空间“侵略性”将数字形态转化为可触知的生物形态,而影像的流动特质则让二进制代码显露出潮汐般的生命节奏。
芒果(部分)
观念行为装置
160x140cm
2025
在这种跨媒介的互文中,艺术家的角色从创作者转变为考古现场的“介质翻译者”。他们将HTTP协议的错误代码转译为油画颜料的结痂,把数据包的传输延迟具象化为装置中沙漏的异常流速。《栉2023》系列将翻译行为本身构成对技术黑箱的暴力解码——就像罗塞塔石碑的破译者那样,用艺术语言的复数性对抗数字文明的单向度霸权。
柏格森说:“人类艺术史是对绵延的永恒围猎”。回到这场多媒介的考古仪式中,艺术显露出其本质性的救赎力量:将数字废墟的熵增过程逆转为负熵的美学秩序。绘画通过颜料的凝固抵抗数据的挥发,装置以物质重组对抗信息的离散,影像借帧率的控制规训时间的乱流。那些被遗弃的日常之物在其作品中重获灵晕(aura),不是因为技术复魅,而是由于廖军伟赋予了它们超越功能的诗意存在。
栉 202302
绘画轻装置
200x450cm
2023
艺术家用解构主义手法将数据碎片重组为“数字巴别塔”,在代码的裂隙中生长出像素苔藓与藤蔓,这些后人类纪的“自然景观”无形之中颠覆了传统废墟美学的时空逻辑。
栉 系列
绘画轻浮雕
90x60cm×4
2020
“像素荒原”最深刻的启示或许在于:永恒不是静止的标本,而是动态的平衡。这种认知让艺术从对”不朽”的执念中解脱,转而探索存在本身的振动频率。廖军伟在提醒我们:人类对时间的征服欲始终伴随着对永恒的期许,而真正的艺术革命或许不在于拓展时间的尺度,而在于发现每个时空褶皱里蕴藏的无限可能。当她开始用振荡代替叙事,用频率置换意义,实际上是在时空的织锦上刺绣新的认知图式——在她所塑制的艺术图景里,每个瞬间都是个体像素在社会荒原里的投影,每次艺术创造都是对时空结构的一次量子跃迁。
20220728
陶泥轻装置
41x32cm
2022
廖军伟( LIAO JUNWEI )
1987—1990 湖南长沙理工大学美术学院
2014—2015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级研究生班
个展
2024 黑白 尖锐 褶皱 撕裂与永恒 ——廖军伟艺术展 恩耒美术馆 北京 中国
2023 “南中绘事”系列艺术家展:廖军伟当代艺术展 南中学堂 深圳 中国
2021 “侘寂是一种态度” 2021廖军伟新作展呈季 珺·空间 深圳 中国
2021 第九届“艺术深圳” 廖军伟“栉”系列主题展 深圳会展中心 深圳 中国
2021 “极微之境”2021廖军伟当代艺术展 深圳美术馆 深圳 中国
2021 “栉风·花语”廖军伟个人作品品鉴展 珺·空间 深圳 中国
2019 “蹂躏卑微”廖军伟栉系列个展 珺·美术馆 深圳 中国
惠书文( HUI SHUWEN )
策展人,批评家,艺术史论研究者。
现任上海YOUNG美术馆、拂尘庵美术馆馆长。COUNTER-FEIT当代艺术双年展品牌创办人,"猎质"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总策展人。他通过策展实践来构建能动性的新型文化场域,打破艺术系统的既有规则,试探知识生产与公共领域的交汇可能性,并将展览转化为一种文化生产,引发关于艺术、权力与公共性关系之间的深层讨论。主要从事中国当代艺术史论研究与写作、当代艺术批评实践、展览策划及独立艺术空间的创建与运营等工作。
主要讲座与艺术项目包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猎质行动”——策展实践与思考);鲁迅美术学院(时代的脉搏与气息”——以策介入展的群相姿态);四川美术学院(艺术“神话”在公共话语中的商业逻辑);西安美术学院(我们如何面对今天的艺术?——从“猎质”双年展的策展经历谈起);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惠书文:行动中的猎质——策展语法的转换);四川美术学院(策展的参数与底色——转译数字艺术的视觉美学);鲁迅美术学院(“策展年记”——关于艺术家的成长与自我塑造);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