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华萃当代美术馆将于2025年6月8日重磅推出《静默即语》黄钢×徐婕对话展,艺术家黄钢与徐婕以跨时空的艺术语言,开启一场关于“静默”与“表达”的哲思对话。展览由上海华萃当代美术馆、上海华萃艺术有限公司主办,香地艺术中心、鸿美术馆支持,邀观众步入一场物质与精神的共振之旅。
我们太习惯说话了,
于是忘了如何听见沉默。
展览现场,有些角落是空的,
不是因为缺少作品,
而是因为沉默本身就值得被观看。
我想和两位艺术家聊一聊:
如果我们不再依赖文字、声音或解释——
沉默,是否也能说话?
—策展人
黄钢
《雪中菩提树》
混合材料
244 × 330mm
沉默从不是空白,它是时间在物体上的沉积。
我喜欢锈、裂纹的带有历史记忆的物品,它们不言语,但它们记得。
你看那一道道痕迹,不是装饰,是某种残余。
我不是在造型,而是在让物自己说话。
沉默,是材料的母语。
—黄钢
黄钢
《无题》
混合材料
90 × 90mm
我觉得沉默是一种滞后性的显现,如风经过在海面上留下的证据,必须等待它的慢慢显形。
我的“窗”内重复、留白,不是想让人立刻懂,而是让他们学会等待。
沉默不是退场,它只是一种候场,让你看见自己在看什么。
—徐婕
黄钢
《为你鼓掌》
铜
80×80×80cm
那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语言是急促的、线性的,而沉默是圆形的,回旋的,像回声。
有些话,一说出来就死了。
但沉默里有余温,有可能性。
你们的作品都是“非语言”的,却远比语言更具在场感。
—策展人
徐婕
《黄金保佑你(gold bless you)》
混合材料
尺寸可变
语言太轻了,轻得抓不住风。
而我只相信那些有重量的东西,钢铁、焊接、坠落的形状。
它们静,但不哑。它们不靠声量博取注意,而是靠存在的“垂直感”让你低头,沉思。
—黄钢
我反而更在意时间。
沉默是延长线,它让我们“听到图像的慢”。
在一个快得可怕的时代里,我只想让所见变慢,让时间本身成为观看的主体。
—徐婕
徐婕
《买不到的月亮系列-Lapith fight a centaur》
混合材料
尺寸可变
我开始意识到:
沉默,其实是策展语言的一种。
我们把墙面留白,不是忘了挂作品,而是想让你靠近时,开始意识到自己——正在观看。
展览的节奏,也有呼吸。
我们设置了停顿、低声、间隙,正是希望你不只是“看到”,而是“进入”。
—策展人
不是所有声音都来自喉咙。
—黄钢
有些语言,只有在静谧时才能被听见。
—徐婕
徐婕
《买不到的月亮系列-Athena Parthenos》
混合材料
尺寸可变
我们邀请你来,在“未被说出”的地方,聆听。
沉默,不是终点,而是一种更深层的交流。
—策展人
黄钢【中国】
1961年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1991年获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硕士学位,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2001年辞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职,在北京成立个人工作室。2019参加远鉴-传统与未来的转换图式 三人展,嘉德艺术中心,北京;2018“圣洁之地”个人作品展,止观美术馆,北京;2017参加中国西部国际艺术双年展,内蒙古美术馆;2016参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北京;为美国哈佛医学院癌症研究中心中国儿童项目捐献拍卖作品,佳士得拍卖,纽约;2015为美国艾滋病基金捐献拍卖作品,香港;2014“工作室”个人作品展,中法大学,策展人:巴黎美术学院院长 亨利顾索先生,北京;2013参加第 55 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平行展;2012中德文化年 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德国伦茨堡-布德斯多尔夫市卡尔舒特艺术中心;参加中国西部国际双年展;参加三亚艺术季邀请展;2011参加第54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碎裂的文化=今天的人",威尼斯, 意大利;“自然与历史的痕迹”,个人作品展,上海美术馆;2010获“当代艺术”杂志“中国艺术卓越贡献奖”
徐婕【中国】
杜塞尔多夫NRW.BANK青年艺术奖
1989年生于上海,现生活和工作于上海和德国。她于2023年毕业于德国明斯特国立艺术学院并获得大师生称号。她曾在上海,北京,香港,大阪,汉堡,慕尼黑,巴黎,布鲁塞尔等多地举办展览,包括布鲁塞尔Briefing Room,巴黎Cité Internationale des Arts,科隆Kölnischer Kunstverein,明斯特Kunsthalle Münster。她曾获得德国DAAD德国学术交流项目基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文化基金会艺术家旅行奖学金。
黄壹
2024伦敦START艺术博览会 首届数字艺术展 总策展人、第十九届、二十届意大利拉古纳国际艺术奖学术委员会委员、第十四届韩国光州双年展首届元宇宙艺术展 总策展人、第九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 学术策展人、法国 EAC 艺术文化管理学院 硕导 上海美协会员、上海叁柒贰叁美术馆 艺术顾问、上海工艺美术学会 学术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