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有微凉意——天津博物馆扇文化主题展

天津博物馆

活动时间:2025-07-26 至 2025-09-30

活动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62号

中国扇的源流可溯至三千年前殷商时期的仪仗“翣”,这柄承载礼制威严的羽扇,悄然开启了东方扇文化的长河。秦汉以降,纨扇渐成风雅之器,至唐宋更臻鼎盛。及至明清,随着折扇传入中国,扇面艺术及制扇工艺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这些凝结着生命感悟的方寸之作,化作流动的审美长卷,于丝绢竹骨间晕染出诗画相生的艺术维度,在开合舒卷间延续着千年文脉的呼吸。

前言

中国扇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扇子不仅是引风祛暑的实用之物,更是文人雅士寄情抒怀、挥洒丹青的独特载体。

天津博物馆馆藏扇类文物典藏丰厚、类型广泛。本次展览在深度挖掘馆藏的基础上,创新性地以“中国扇文化”为脉络核心,深入解读扇子的历史演变与精妙工艺,展示扇面书画的笔墨神韵,讲述扇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集中呈现其跨越古今的永恒魅力与蓬勃生机。

第一部分

扇源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扇子的种类和用途都在不断的演变,扇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扇子种类繁多、造型精巧,经过名人雅士挥毫题墨、能工巧匠精心雕琢,成为集诗、书、画、雕刻于一体的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式美学。

宋 无款高阁凌空图页(复制品)

清 御题恽寿平画册诗意竹骨扇

近代 祁崐山水团扇

第二部分

扇韵

扇面绘画,集万里江山于方寸,成墨白风姿于咫尺。中国扇面书画艺术源远流长,以小见大,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情怀。历代文人在咫尺扇面上挥毫弄墨,盈尺之间,山水花鸟,巧思而生;深浅虚实,笔致毫发,可一窥中国书画之韵味。

明 四家金笺山水画扇页

明 周之冕梅竹翠鸟图扇页

清 任颐花鸟团扇页

明 董其昌/李言恭/卓明卿/宋世恩合作扇页

清 吴昌硕设色花果湘妃竹骨扇

第三部分

扇语

在中国古代工艺中,扇子是极为特殊的一个品类。它既是百姓消夏纳凉的必备器物,也是流行于文人雅士、香闺绣阁、达官显贵之间的雅玩;既具有朴素实用的日用功能,又在历史演变中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扇面徐徐展开,“扇·语”娓娓道来。

清 缂丝群仙祝寿图轴

明 沈周(款)山水人物大册(之六 桐阴观鹤)

清 汪洙雕白寿山石山子

清 陈字闲步赏莲图轴

清 佚名豳风图卷

展览亮点

01、以文物多维阐释中国扇文化

从「殷商」的礼制初萌,到「秦汉」的实用生根、「唐宋」的怀袖风雅,再到「明清」的万象更新。展览以文物为舟,载观众溯游三千年扇史长河,了解中国扇文化丰富内涵。

02、文物珍品首度公开亮相

本次上展文物中有70%为首次展出,类型涵盖羽扇、纨扇、折扇、扇面书画、缂丝、古籍等,堪称“天博宝藏文物”的集体亮相。

03、中国扇艺的美学盛宴

此次展览结合文物叙事,以光影、声音、气味等营造出多位一体的沉浸式观展氛围。观众走进展厅,既能欣赏到名人雅士的书画丹青、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又能领略到展陈所呈现出的东方雅韵。在“方寸之间见天地”,感受“时有微凉意不是风”的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