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焰
1968年出生于湖南,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肖像画家之一。受其父亲影响,毛焰自幼学画,十几岁时已经掌握了极其娴熟的技法,以至于在考入美院之前就被称为天才。著名批评家栗宪庭曾在《写实主义的探险》一文中将毛焰列为中国新写实主义的代表,称其刻画了“一个个表情正在消失的时代肖像”。灰色调、敏感的造型以及斑驳的笔触,使毛焰的作品无论在自然光下还是展厅灯光下都不会丢失画面的细节和生动性。毛焰探讨的不是"肖像"的意义而是"肖像画"的意义,是借用人物的轮廓和动作来完成线条、颜色、构图的实体化,是在写实主义的框架下探讨深幽微妙的人类精神世界。
毛焰是画肖像的,成名较早,他的绘画作品脱胎于西方古典绘画,作画时间较长,但落笔生动,那些看似随意的笔触和流淌是反复琢磨的理性思考,他善于利用画面中的偶然性且能做到理性控制范围内.通过对模特的姿态和面部表情的细微刻画来窥探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总结来说毛焰在绘画性的范畴里探讨比所谓的精神性更有意义本来一堆毫无价值的纸和涂料,经艺术家之手,就可能变成价值连城、权贵们都想挂屋里的物品。
真正意义上能称得上画得好的画家,真的是少之又少。
不要谈绘画之外的思想、意境、逻辑、跟时代的关系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毛焰的作品就绘画本身来讲,难度极高,不信你可以找他近几年的肖像画,临摹一个局部,真正上手之后你才能体会到他作品的精妙之处。
毛焰一直以他的观念性肖像绘画受到世人瞩目。他的作品中极端的技巧主义倾向来源于作者敏锐的感受力,这种天赋是画家传神写照的根本。细致如神经末梢的刻画显示了形、神相融的境界,这是肖像艺术中趋于完美的体现。毛焰这种融会贯通的成熟的观念和风格出现于九十年代中期,代表着中国写实绘画的新高度。
在毛焰的作品前面,人们能够隐隐的发觉,作品背后晃动着的那个敏感、细腻、内敛、聪慧、孤傲、焦虑的影子。超脱和愿望和现实的渴望胶结在一起,在这里,毛焰的个人情绪、个人愿望已经转化为某种人性的普遍性,他本人成了他者,通过作品,毛焰被自己对象化了。就这一点说,他的精神性显著地呈现出来,个体转化为普遍。
成为某种气质、某种类型的存在。
——李小山
作为一个敏感的画家,毛焰十分注重提炼绘画语言的迷离感,选择了高灰色调为载体,在这种难以捕捉的色调中寻求色彩冷暖、虚实的微妙变化,从而造成了虚无缥缈、迷离不定的效果。
他弱化了人物的立体感,并将人物与背景之间的分界模糊化,让人物肖像渐渐地隐没于背景中,这种处理方式使得他所处理的人物都像是灵魂,而不像是实体,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一种极其微妙的、观念性极强但又不甚明确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