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恩·加尔文「串音」

阿尔敏·莱希画廊

活动时间:2023-10-27 至 2023-12-02

活动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虎丘路27号2层

阿尔敏·莱希 - 上海荣幸呈现布莱恩·加尔文(Brian Calvin)于画廊的第八次个展「串音」(Crosstalk)。展览将于2023年10月27日开幕,并展至12月2日。

布莱恩·加尔文

《树荫》2023

布面丙烯

101.6 x 127 cm

这里有扁平、多彩的形状,排列得恰到好处,随处点缀以高光;我们可以称其为女孩——或者很多女孩。她出现并化身生命不同阶段。她正在成为一个女人,在我们眼前成长、成熟、变化着。在一幅画中,她脸部的不同部位分别转动并指向不同方向。布莱恩·加尔文画布中的人物似乎都处于一种浮动的变化中,摇摆在侧面和正面之间,像一个个被拆开的盒子一样平铺开来。小面积的缤纷圆点和横线,建构出内心深处的灵光,也许是某种悲伤,隐藏在内心的波澜片刻,隐没在一道充满图像的坚实墙面之后。当我们面对面、全神贯注地注视她时,我们会发现她暂时地湮没,消失于别处,与形状、线条和色调的具体性形成一种时断时续的关系。我相信变化、成长和进化是生命的永恒流动,但在这个图像宇宙中,这种动态变化被夸大聚焦,也因此让画中主角看起来像是迈入人生的第二、第三或第四个十年。画中女孩的五官经常被拉长或膨胀,并带有青春期特有的柔和、尴尬的过渡期。她是如此天真,而艺术家对永驻的青春很感兴趣。尽管加尔文对年轻女性的描绘可以追溯到他成为父亲之前的早期作品;养育两个女儿的经历 — 从婴儿期到如今正在经历青春期的这段深刻而疲惫的体验,可以说与他在工作室的绘画生活平行,渲染出稍纵即逝的少女时期的图像,如同闪光灯下家中场景的特写。但加尔文笔下的女孩和女人并不是特定的个体,甚至也不是特定的角色。这些不算是准确的肖像,可说是比肖像或多也或少的表现方法。当颜料凝结成一种可识别的形式,但同时扁平的颜色和图案又让人一览无余;你越是看得久,就越会产生一种生机勃勃的不稳定的视觉效果。

布莱恩·加尔文

《串音》2023

亚麻布面丙烯

76.2 x 61 cm

他一遍又一遍地画出一张脸的特征,有时在一块画布上和一个身体上重复多次的描绘。但由于人生即是众生,在一张人脸之中便有着无限变化。画中的人脸是如此巨大宽阔,平坦宽大却充满形形色色的装饰。这些面孔是为让人坠入并在其中漂浮而生。每张人脸都有空间,即使他们全挤在一起,拉近距离可以看到其他事物并发现隐藏的世界。深邃的地平线和漩涡、完整的风景和带窗户的高楼大厦全在眼球、张开的嘴巴、头发和鼻子侧面的轮廓中。她是巨大不朽的,包罗万象并缔造了无穷尽。也许正是因为她拥有面具般的简单面部特征,才代表了成百上千万人民的人性。重复之中可以进行充满玩趣的重组实验。这些面孔——从某些特定的观点和风格中——是加尔文选择栖息其中的结构。这是他进入绘画的方式,回应形式和色彩的逻辑、需求和欲望。通常,画作中的视觉不连续性源自于两个眼球一个叠在另一个上面,或者并排排列,几乎首尾相连——这种效果是一种令人着迷的震撼,让人不可置信地愣了一会儿才恍然大悟。这些画作,尤其是几幅有着多个头堆叠一起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抽象的具象呈现;这可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这些人形很好地描绘了每一个人终究是无法被彻底理解的,充满了模糊性以及抽象性。而人脸不仅仅是绘画的借口,也承载了艺术家最想做的事情,那就是画画。但人脸也不单纯只是随机偶然的绘画主题;事实上,人脸是一种原始的形状排列,是我们人类从短暂的生命一开始就天生理解并能吸引注意的事物。这是我们永远无法忽视的东西,也是他无法停止描绘的事情。因为人生即是众生。

文/ Sarah Lehrer-Graiwer(作家、策展人)

布莱恩·加尔文

《会众》2023

布面丙烯

142.2 x 213.4 cm

布莱恩·加尔文于1969年出生于加州维萨利亚,现工作生活于加州洛杉矶。他于1991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术学士学位,并于1994年获得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美术硕士学位。在90年代,加尔文开始探索一种形象化的、非叙述性的绘画风格。他笔下的风景画和肖像画主要围绕他对于故乡加州的情怀。在他极度简练的绘画中,采用特写式的处理、几何化的构图以及夺目的色彩又赋予这些平面化的巨幅作品一种独一无二的时间性。在观察他的绘画技巧时,人们会发现他坚持使用一种特定的抽象形式来描绘画面细节。更重要的是,这些细节揭示了其作品的真正诉求,即重新强调对绘画本身及其可能性的视觉反思。

布莱恩·加尔文肖像,2022 / © 布莱恩·加尔文 - 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创意推荐
非遗版画「喜神」
¥ 34
非遗版画「桥路二神」
¥ 34
呆萌兔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