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叶集:当代抽象绘画群展

艺仓美术馆

活动时间:2023-11-05 至 2023-11-13

活动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4777号

“我俯首下视,悠闲地观察一片夏天的草叶。我的舌,我的血液中的每个原子,都是由这泥土、这空气构成。”

——沃尔特·惠特曼《自我之歌》

没有人能够精确地说出,抽象图像的起源究竟可以追溯至何时;就像没有人可以确切说出,遍及世界的青草到底是从哪一天开始生长的。对此,人们更愿意相信,青草是地球与生俱来的,抽象是一种人类在视觉表达上的本能。

葛震,《无边无际》180cmx200cm,布面油画,2020

如今,人们只能说出艺术史上公认的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抽象绘画作品,诞生于1910年代,而它的创作者正是为抽象绘画奠定艺术史意义的康定斯基。即便如此,抽象艺术也已是一个世纪以前现代主义的古老品种了。然而,当后现代、当代、后人类等用以命名时代与美学的名词不停更迭之后,抽象艺术仍旧像生命力旺盛的青草,默默生长,从未湮灭。

呼吸(四十三),2011-2019,布面丙烯油彩,150 × 200

张泓,2010年《无题》,尺寸:180 cm 180 cm,材料:综合材料

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上,抽象艺术恰如青草那般“遍地开花”。早在1980年代,上海与北京等地的艺术家们开始遵循各自不同的路径尝试抽象实验。彼时的抽象艺术实践是在尚无现代性生产与现代化社会的前提下,自发形成的美学临摹与技艺见习,它既谱写着自我与个性的赞歌,也是彰显出向着开放、当代与全球化肆意蔓延的活力。经过四十余年的积累与沉淀,抽象语言才逐步内化成我们的艺术表达母语之一,扎根于当代社会与个体经验的土壤之中,日渐根深蒂固,展示出每一位艺术家独特的精神面貌。

王绮彪,“无限的掌纹”展览现场,翡翠画廊空间,《編號 03252》

孟禄丁“图·符”展览现场,2022,朱砂,架上绘画,布面矿物质颜料,205×410cm(2幅组画)

廖渊,P56.WAN WU 200101,综合材料,200x450cm,2020-2021

此次,艺仓美术馆的“草叶集:当代抽象绘画群展”,汇聚了蔡小华、廖渊、葛震、顾奔驰、孟禄丁、瞿倩梅、苏阳、王绮彪与张泓等抽象艺术家。他们的时代背景、创作路径、视觉语言虽然各有不同,却无一例外在抽象之中迸发着各自的艺术生命力。当他们的作品被移植到上海——这座中国抽象艺术重镇的土壤上,既是一次对照式感受抽象绘画多样性与差异化的契机,同时也触动我们去理解抽象绘画的根本所在——它就如青草,不分时代,无分地域,自由自我地生长。

瞿倩梅,《F-01》,2022,综合材料,258cm×240cm

苏阳,《牧遗》,布面丙烯,122 X 245 cm(单幅)2,2021

顾奔驰,《构造学》,涤纶丝线、不锈钢钉、丙烯酸粘合剂、丙烯,150 × 120cm,2019

蔡小华

1960年生于西安的艺术世家,其父辈为岭南画派大家“蔡氏兄弟”,从小深受家学熏陶,1980年代投身当代抽象油画的创作,作品中流露出书墨气韵。在中国当代抽象绘画流派中,蔡小华具有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

画家采用醇酸漆、丙烯、油彩等混合材料,充分发挥漆的材质特性,独创了一种全新的绘画手法和画面质感;同时,采用滚压、喷射、泼溅、刷扫、滴淋等多种方式,将画面颜色和绘画材质发挥到极致。家学渊源,把艺术家放在了一个传统的起点,他却又自觉的选择了西方油画技术,来走自己的艺术道路。作品直视现代性,没有任何意识形态的包袱,一点一滴的回应现代人的幽微与恍惚。

葛震

1965年9月生于南京,1984年毕业于南京晓庄师范,现工作生活于南京。

获奖经历:1992年“中国广州·首届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油画部分)”优秀作品奖;2003“江苏油画展”优秀作品奖;2003年“中国第三届油画展”中国油画艺术奖;2004年“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展”提名奖;2005“江苏省第五届油画展”优秀作品奖;2007年“CCTV中国当代油画作品展播”优秀作品奖

顾奔驰

1979年出生于上海。作为活跃并擅长运用各种媒介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包括:影像、数字拼贴、综合材料、空间装置等,代表作品集:《构造学》、《光的彼岸》、《莫比乌斯》、《一吨彩虹》。

艺术家通过专注于运用材料、色彩在空间内的延展变化创作出一系列令人惊奇的作品。色彩和结构在他如同数学模型般精确的控制下被营造出富有张力同时极具秩序的美感。

廖渊

1973生于中国四川,现居上海。作品被美国芝加哥博物馆、意大利MAGI'900美术馆、德国贝尔艺术中心、亚洲艺术研究所等海内外重要机构收藏。

孟禄丁

1962年生于河北保定市,祖籍北京通州。198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同年留校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画室。1990年就读于德国卡斯鲁赫国立美术学院。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五画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孟禄丁一直关注着当代艺术的开放实验,但他的作品基调是偏于古典的。在无前提、无坐标、无深度、无历史的“空心人”语境中,他依然持守着抽象绘画,锚定在元叙事上做工,转眼已历时三十多年。从具象走向抽象,是对表象世界的不满足;对元叙事的执著,是人生经历、理性认知和超验信仰使然。国际视野和本土情境的多重刺激,驱动着他在历史与当下、返魅和赋魅的张力空间中,释放自己的视觉创造力。

瞿倩梅

浙江瑞安人,以抽象油画为主要艺术创作方向。1979年师从瑞安画家邱禹仁先生;1985年旅居法国,继续中国画的学习;2001年转型抽象油画;2008年修读于中央美院油画系材料研修班;2015年修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坦培拉高研班;现生活工作于上海、巴黎。

瞿倩梅2010年以来曾参加过的展览有:“境·遇”(铸造美术馆,北京,2010);“境·遇”(上海美术馆,上海,2011);“天地之间”(邀请展,法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2012);“微象亦无形”(亚洲艺术中心,北京,2014);“藏魂”(菲利浦画廊,上海,2015);“皈依”(瞿倩梅艺术展,今日美术馆,北京,2016);(Galerie Hurtebize,巴黎,2019);“天地源”(静安雕塑公园,上海,2019)。

苏阳

苏阳,生于1969年,从黄河沿岸走出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致力承袭从《诗经》 一脉相传的民歌生态,融贯东西方表达手段,用更综合的艺术语汇,在全球化语境下为今日中国发声。

苏阳的绘画,和音乐创作一脉相承,具有一种原始、野生的力量,他似乎在试图溯回时光和历史,去寻找早在文明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一种精神与共性。创造力源自不同领域,不同事务之间的连接,绘画与音乐都是艺术创作各个维度的体现,相互支撑,相互成就。

王绮彪

王绮彪,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早期创作以敦煌和佛教题材作为内容,以传统木刻作为媒介,探索以中国为内容的现代性研究。后期创作逐渐从宗教形象与故事内容中脱离出来,从板材和工具的特殊性出发,挖掘物质材料深层次的丰富性与精神性。以 1.22mx2.14m的国际标准板材尺寸为单位,开始进行板上作品大型化的创作,探索更加纯粹的艺术语言和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

张泓

1963年出生于上海,现为职业画家。上海文联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国中央康涅狄格大学特聘教授。

创意推荐
闪电侠
¥ 50
大战熊猫怪(降临)
¥ 9
非遗版画「男女哭神」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