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远乐安——纪念陆澹安诞辰130周年文献展

朱屺瞻艺术馆

活动时间:2024-05-30 至 2024-08-25

活动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580号

作为虹口海派文化不可多得的名人代表,陆澹安(1894-1980)在中国近现代史、文化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对经史、金石碑版及书画文物乃至戏曲弹词、古典小说等都有着相当造诣,在书法、篆刻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2024年适逢陆澹安诞辰130周年,为了纪念他的文学艺术成就及对中国文艺事业做出的贡献,虹口区地方志办公室、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的“澹远乐安——纪念陆澹安诞辰130周年文献展”于2024年6月1日至8月25日在朱屺瞻艺术馆推出。

陆澹安被称为南社名宿、星社健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身处上海的陆澹安接收到五四新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抱着“雅文原自俗文生”的文艺理念,他积极投身新文艺,青年时期的陆澹安精力旺盛,爱好广泛,在京剧改编、新闻媒介、小说翻译与影戏、侦探小说创作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对弹词有着开创性的贡献,是同时期评弹创作方面成就最突出的作家。

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为第一单元:“论学—甘戴儒冠效舌耕”、第二单元:“说文—雅文原自俗文生”、第三单元:“谈艺—藏拙徭来不妄投”、第四单元:“交谊—也应有泪酬知己”。通过四个单元的研究梳理,以及125件陆澹安留下的照片、手稿、信函、著述、书法作品等丰富史料,呈现出一个立体鲜活的陆澹安形象。

陆澹安的一生,经历了数次剧烈的社会动荡转型,他的治学与修为处处体现出中国传统文人因时制宜又固本守真的珍贵品质,也有着那个时代海派文人的多元化特征。陆澹安辞世后,子女将其收藏的4000余册图书、碑帖全部捐献给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唯独留下了大量未经面世的手稿、信札,装满了四个铁皮箱,为这次文献展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史料。这次展览,展现了海派文化在一个家庭,在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延绵传递。

生活在上海,这座中国最早受到中西文化浸润的现代都市,陆澹安可以说是二十世纪第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陆澹安曾居于溧阳路,今日,对于陆澹安的重新发掘和梳理,是对虹口文化在地性的再研究和书写,亦是作为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传承地的一个重要补充,更重要的是通过他重新发现上海、发现海派文化的嬗变,发现中国的现代性进程。

陆澹安的晚年展现了他超乎常人的定力,他治学的博与精,非常罕见。1949年后,他转换笔耕方向,专心学术研究和经典改写。延续早年的兴趣,他对金石文学、先秦诸子之说以及戏曲、传奇都有所研究。在他心中,治学的位置远重于早年的传媒翻译与文学创作,他也同意经典文学是从古代通俗文学发展而来,这是陆澹安治学的重要支点。在他身上,能看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和冲撞,他的文化实践证明了海派都市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同时,陆澹安爱好书法、喜欢考据,作为一位通才型的学者、作家,陆澹安为人淡泊名利,不求浮誉,他的书法是其艺术素养、心性品格的综合表达。从1947年到1980年离世的33年里,陆澹安在溧阳路的家宅既是他做学问的地方,也是旧雨新知的往来交流平台,在他留下的大量的信札里,呈现出那个大时代里新旧文化人、包括海外学者庞大的智识体系,几乎串联起了海派文化史上最璀璨的名字。

此次文献展通过陆澹安留下来的照片、手稿、学术著作、创作文本、书法作品等形式,多角度展示陆澹安先生文学艺术成就。通过对这样一位跨时代的、颇具代表性的作家和学者的重新发掘和梳理,来重新发现上海、读懂海派文化的嬗变与中国的现代性进程。

交谊——陆澹安与友人书信往来信件

陆澹安 节录汉隶《石门颂》遗墨

陆澹安 撰《弹词韵》 1936

陆澹安 改编小说《啼笑因缘》成弹词 20世纪30年代

陆澹安 撰《水浒研究》 20世纪50年代

郑逸梅致陆澹安涵 1948年秋

创意推荐
海盗姬
¥ 20
大战熊猫怪(原始)
¥ 9
熊猫面具(害怕)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