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由杨紫苑策划,集中呈现艺术家近两年来创作的16件绘画作品,展期将持续至8月17日。
展题源自马焘的同名作品“比格·穆恩”(Big Moon),这件作品无论从名字还是画面都展现了艺术家一贯的幽默感和鬼马行空,他把皎洁的月亮置于一个有限的室内空间,大有将其私藏的意味。当月亮的光晕染指四周直至窗外虚廓,万物变得柔和而安定,彷佛世界是因个人所属物被分享才明朗。
马焘 Ma Tao
比格·穆恩 Big Moon
2024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130 x 100cm
“ 浪漫主义的弊病在于想要得到月亮,就好像月亮真的唾手可得一样。”
— 费尔南多·佩索阿《不安之书》
从最早的先民自然崇拜到如今的宇宙天体探索,月亮一直是亘古不变的话题,亦成为无数浪漫主义者自我意识下沉的载体。与其断言马焘是个纯粹的浪漫主义者,不如说他只是把浪漫有机地汇入生活巨流并融于创作。比如作品“纵横四海”中,气球牵引着拐杖,轻盈又执拗,同时拐杖也支撑着气球免于气流的掠取,这种相互依凭的共生关系无声昭示着人的一生。成长和衰退像蔬果腐烂,像季节轮替,不可避免也无能为力。如果说月亮的盈亏晦朔象征着死亡与重生,那肉身的衰竭就只是精神力量不断循环起伏的序章,只要头顶的光还在,便不存在真正的消逝。
马焘 Ma Tao
纵横四海
From The Balloon to The Walking Stick
2024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170 x 130cm
渴望与拥有总是背道而驰,纵然人对月亮的私心由来已久,现实是,月亮就在那里,取不下也搬不走。如此持续的矛盾拉锯,本身已足够浪漫。人类永远难抑对未知事物和无限希翼的追索,这种几近癫狂的渴求随时会喷薄出胸腔。为了不把自己憋坏,艺术家选择让作品成为释放口,所以我们看到了马焘画里种种违背常理的意象和构图。西斜的心型太阳看起来像棉花糖,漂浮的高尔夫球是鸟类的飞毯,还有寄生于树木的沉默诗人…每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场景,仿佛都在鲜活地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可感性。这或许代表着艺术家自我认知里一些与外部世界相冲突的东西,当它们被观者所接引和成全,就成了一件作品完成的闭环。
马焘 Ma Tao
新白娘子传奇
Love Story about A White Snake Fairy
2024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150 x 120cm
马焘的画作总是以最直白和纯粹的方式传达情绪,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即“情绪的翻译”。本次呈现的一系列作品都是在后疫情时代完成,有着较于以往更高饱和度的用色,应和着艺术家即时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喧嚣。哲学里的伊壁鸠鲁学派认为,在快乐和痛苦之间并不存在诸如“没有痛苦”的中间状态,不断摆脱痛苦的过程就是让人实现快乐的途径。对于艺术家来说,创作就是一点点剥离痛楚,终抵达雀跃的历程。马焘将大面积的艳粉,翠绿和柠檬黄涂抹于画布,使其与主体在交融中争相跳脱,这一做法难以把控又令人着迷。他试图用欢活的撞色打破特定静物的单一构图,放大画面甜蜜感的张力,保留成人理想中的天真,以此弥补伤痛给人留下的缺失感和淡化悲悯回忆的不安。
现实混乱失序令人惶惑,终极的幻想世界人们从来只敢仰视,马焘的遐思和愿景却引领观者驶向了它。夜色侵袭,月亮从上空俯身贴近,你我的内心渐渐变得完整。
马焘
Ma Tao
⻢焘,1981年出⽣于河北邯郸,本科毕业于⻄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作和⽣活于北京。
⻢焘的作品常取材于个⼈⽇常,通过有趣的画⾯和鲜明的⽤⾊表达温暖甜蜜的爱,引导观众重新思考⽣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作品曾被意⼤利⻉纳通集团,南京萃舍云集等机构和个⼈收藏。
Ma Tao, born in Handan, Hebei in 1981, graduated from the Oil Painting Department of Xi'an Academy of Fine Arts with a bachelor's degree, and now works and lives in Beijing.
Ma Tao's works are often based on his daily life, expressing warm and sweet love through interesting images and vivid colors, and guiding the viewers to rethink the things we are used to in life. His works have been collected by Luciano Benetton (Italy), The Cloud Collection of Nanjing,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and private col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