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Scapes

BLANKgallery

活动时间:2024-07-20 至 2024-08-31

活动地址:上海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M50艺术园17号楼102室

BLANKgallery欣然宣布即将开幕在上海空间举办的夏季群展,群展将呈现12位新锐中国艺术家的最近新作。HumanScapes的字面意义为将人类与景观相结合,或者由人类出发建造和想象出的景观,但其含义已经超越这一单一的话题,在展览中更加延伸到每位艺术家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独特感知。通过个人视角,多维度探讨了当下人类状态包括城市生活、虚拟与现实的交织、文化动态以及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赛博格和反乌托邦这些作为讨论科技阴暗面的衍生话题在当下已经不再是全新的,也不再是以单一的话题出现,而是逐渐演变为在这个独立概念上更加回归人类本身的和内在的。当下对于创作限制和对内容的包容,通过高速的信息流,这些话题已经充分和生活融合变成其中的一部分,成为了附着在生活的符号,或者是改变生活生成全新场景的异体。伴随着虚拟不断延伸生长成不同形态的空间、景观,真实生活有时与虚拟现实重合,有时又是虚拟现实的对立面,更重要的是,这其中人类作为深度参与者有着非常自由的把握空间和主导空间。

群展将覆盖这个话题的新锐艺术家汇聚在同一空间内,借绘画或装置,艺术家自我与人类状态之间的互动了然呈现,虚实之间自我意识在视觉作品中被建造,为了抒发或反思或者试图从中逃避,反射出人类共同经历的当下。

BLANKgallery is delighted to announce the upcoming opening of the summer group exhibition at Shanghai Space. The exhibition will showcase the latest works from 12 emerging Chinese artists under the theme "HumanScapes." Originally rooted in the fusion of humanity and landscapes, this concept has evolved beyond its literal meaning to encapsulate each artist's distinct exploration of the human-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Through personal lenses, the exhibition delves into various dimensions of contemporary human existence: urban life, the intersection of virtual and physical realities, cultural dynamics, and new interpretations of humanity's connection to nature.

Themes such as cyborgs and dystopia, once associated with the darker aspects of technology, have now become integral, nuanced concepts that reflect the intrinsic nature of human beings. Amidst current creative constraints and evolving content tolerance, these themes seamlessly integrate into everyday life, symbolizing and reshaping human experiences. As virtual reality expands into diverse spatial and environmental forms, it intersects and sometimes diverges from actual reality, with human agency playing a pivotal role.

The group exhibition unites these emerging artists under one roof, each presenting their interpretations through paintings or installations. These works vividly depic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rtist's identity and the human condition. They explore themes of self-awareness within and beyond reality, offering expressions of introspection or attempts to transcend it, ultimately reflecting the shared human experience of our times.

田牧 (b.1985)

田牧,1985年出生,2011年毕业于中央圣马丁纯艺术专业,2019年肄业于皇家艺术学院雕塑系。现工作生活于上海。田牧的创作涉及绘画,雕塑和装置等媒介,通过探索材料和生产技术方法,探讨了人和物质世界的极限,以及个人精神的感受。他的作品在当下流行文化中捕捉到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人群和事件,在绘画和雕塑之间通过切换媒介所带来具身和精神认知,尝试创造出一种身体美学。从人与人的关系中通过故事将身体融入内心世界,在理解与被理解的亲密关系中探讨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以及不可预见的脆弱性。

近期个人展览包括: 半粒沙,K11美术馆,上海,2023; 迷走神经,All Club,上海,2023; 星际种子初始化,Heim,上海,2022; 机体派对,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9。近期部分群展包括: 魔登天使,沪申画廊,上海; 笔误,Marlborough画廊,伦敦,2023;一次非凡的冒险,Rosenfeld画廊,伦敦,2022; 当且仅当,狂风卷起巨浪,阿那亚艺术中心,秦皇岛,2021; 我们的灰烬造就了伟大的肥料,PUBLIC画廊,伦敦,2020; 刷音,横滨三年展,横滨,2020; 原力寺,油罐艺术中心,上海,2019。驻留项目包括:Palazzo Monti,布雷西亚,2022; ZK/U,柏林,2019。

张海君(b.1977)

出生于辽宁,2006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教授。

近期个人展览包括:“妖美”,Shun Art Gallery,东京,2020;“炼金术”,Bifrost Gallery,沈阳,2020;“疯过万物”,崔振宽美术馆,西安,2019;“三十二象”,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沈阳,2015。近期群展包括:“记忆”,BLANKgallery,上海,2024;“视线”,SGA沪申画廊,上海,2023;“绘画的故事”,博乐德艺术空间,北京,2022;“遇见预见——当代艺术藏家推荐展” 博乐德艺术空间,北京,2022;“绘画的故事”,灿艺术中心,北京,2021;“天空之城”,K11,上海,2021;“走向公众——中国当代艺术家能量对话” M art 当代艺术馆,沈阳,2020;“北地-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第一回展”,ZERO零艺术空间,北京,2019;“春华秋实——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文献展”,中华艺术宫,上海,2019;“北方的温度”,别处美术馆,沈阳,2018。

颜达夫(b.1994)

2016年毕业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上海33ml Offspace联合创始人,生活工作于杭州、上海。作品媒介涵盖装置,绘画,实验影像,主要创作脉络贴合抽象化的现实社会议题,尤指在全球化背景下,能量、物质与信息的流通关系。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转换为主观审美趣味的视觉媒介作品。

近期个人展览包括:移物,杭州想象力学实验室,杭州,2023 ; 无人问津,上海33ml Offspace,上海,2022; 自由落体,上海33ml Offspace,上海,2021; 背光,上海33ml Offspace,上海,2020。近期部分群展包括:浮潜,BLANKgallery,上海,2023; 琳琅满目,杭州清影艺术空间,杭州,2023; 世袭领地,上海宝龙美术馆,上海,2021; 西岸艺博会·video XINTIANDI 单元,西岸艺术中心,上海,2020。

于航 (b.1993)

出生于大连,2019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于航的创作多以影像、雕塑、装置出现。他近期的作品主要关心的是快速的地质改造、技术进化等对于人类社会当下生存体验的重塑和衍生问题,并国绕周边的真实世界进行截取和实践。

近期个人展览包括:沉积体 ,33mloffspace,上海, 中国,2024;关于“反射阳光” 的驻地项目,天目里美术馆广场,杭州,中国,2022; 旋转的边缘,台州当代美术馆,台州,中国,2019;近期部分群展包括:熟知非真知,广东美术馆,广东,中国,2023;我们赖以生存的,湖岗古村伯温馆,杭州,中国,2022;熟知非真知,广东美术馆,广东,中国;我们赖以生存的,湖岗古村伯温馆,杭州,中国,2023;履迹,乌镇粮仓一 号仓,乌镇,中国;附近景观,天目里美术馆,杭州,中国;末名河,三影堂艺术中心,北京,中国;交游一种或多种遭遇,AB空间,杭州,中国,2022。

陈孟涵(b.1998)

出生于北京,目前生活工作于伦敦。本科毕业于纽约大学艺术史系;研究生毕业于伦敦切尔⻄艺术学院纯艺专业。 陈孟涵的艺术实践探索生命的成⻓与变幻。她的雕塑从植物界与动物界中取样,将其交融成超现实的生命体,并以此捕捉生命能量的转换。通过对自然界的再创造,她以寓言般的方式,讲述自然运作中的智性,映射人类的内心图景。

近期展览包括:“意外之歌”,群展,没顶画廊,上海,2024;“The Way of All Flesh”,群展,萨奇画廊,伦敦,2024; “First Edition”,群展,Collective Ending,伦敦,2023 ;“FORGETMENOTS”,群展,The Split 画廊,伦敦, 2023;“幻月之灵”,群展,索卡艺术,北京,2023;“LUCKY NUMBER 8”,群展,The Bomb Factory 艺术基金会,伦敦,2023;“异乡人: 新月之梦”,群展,佳士得,伦敦,2023; “Unearthed”,个人项目,Danuser & Ramírez,伦敦,2022; “身外之躯”,群展,BROWNIE Project,上海,2023;“Volatile Milieu: Collective Healing”, Crypt Gallery,伦敦 纯艺研究生毕业展览,切尔⻄艺术学院,伦敦,2022;“Back to Life”,群展,St. Saviour’s 教堂,伦敦,2022。

夏瀚 (b.1993)

夏瀚的作品聚焦计算机游戏,消费文化,技术伦理。艺术实践以游戏引擎,动态图像为主要创作媒介。他将游戏场景视作舞台,观众作为角色构建一个乌托邦与废墟,欲望与丧失的虚拟景观剧场,多呈现悲观主义色彩。目前正在以电子游戏作索引展开对其独特语言和作为传播媒介的研究。

近期展览包括:加油站,Vanguard gallery,上海,2024,Erotic Codex,Honor Fraser Gallery, 洛杉矶,2024;A-Real Engine, 台北数位艺术中心, 台北,2023;技术没逻辑, 33ml offspace, 上海,2023;FILE Electronic Language International Festival, 巴西圣保罗,2022;世袭领地,宝龙美术馆, 上海,2021;Over the Real, 卢卡,2020;Environmental Crisis, Gerald Moore Gallery, 伦敦,2020;NewMediaFest2020, 科隆,2020;Late at Tate Britain, 泰特美术馆, 伦敦,2019;Spread the Virus’ Vol 2, offsiteproject, 伦敦,线上2019;第六届动漫美学双年展 - 叙事曲,上海当代艺术馆, 上海,2018。

郑田明 (b.1987)

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壁画系。2013年研究生毕业于意大利威尼斯美术学院绘画系。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近期个人展览包括:“混沌解译”,BLANKgallery,东京,2024;“域度”, BLANKgallery,上海,2023;“阿赖耶”,BLANK Gallery,上海,2020;“XXILD”,Tong Gallery&Project,北京,2020;“拥挤的回 声”,kefang art space,上海,2017;“梦甜宾馆”,墨方空间,北京,2017;“一个()的诞生”, 五五画廊, 上海,2014;“1+1 计划第一回”双个展,三尚当代艺术馆,杭州,2014。近期部分群展包括:“记忆”,BLANKgallery,上海,2024;“如影随形”,圣佳艺术空间,上海,2023;“POSTURE 姿态”,汇美艺术馆,郑州,2023;“捕捉”,站台中国,北京,2023;“准时参加”,恒艺空间, 杭州,2023;“非代理抒情”,逸空间,南京,2023;“春潮”,BLANKGallery ,上海,2023;“2010-2020 中国具象绘画切片”,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2021;“Back to life”,GR Gallery,纽约,2021。

林枞(b.1984)

2006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BLANKgallery代理艺术家。林枞的艺术实践关乎如何理性地在艺术史无形的律令中自由孵化意外。他的绘画材料游离于布面、反光材质、树脂或其他随机之物上,用一种松散的停滞混淆着视觉层面的完整主观性。艺术家操纵静态的画面以展现变化及过程;通过健忘来回忆起时间的绵延。脆弱的连贯性和符号学方面的幼稚不断被凸显,表现为内生性的,去类型化的“现在影像”。

近期个人展览包括:“FUTURE”,BLANKgallery,上海,2023;“监督式学习”,Art404 Gallery,南京 ,2021;“编辑器”,妙有艺术,北京 ,2021;“遗迹”,可以画廊,合肥,2021;“临时关系”,妙有艺术,北京,2019;“重塑”,妙有艺术,北京,2018;“鳌头凤岭”,亦安画廊,上海,2018;“Black object”,妙有艺术,北京,2018。近期部分群展包括:“记忆”,BLANKgallery,上海,2024;“初始梦”,BLANKgallery,东京,2023;“拟象”,湖州市美术馆,湖州,2023;“浮潜”,BLANKGallery,上海,2023;“RE‘VAN·理想图像”,年代美术馆,温州,2023;“混合基因,Woaw Gallery”,北京,2022;“掩映:中⽇艺术交流展”,东京画廊,北京,2022;“⼈间”,BLANKgallery,上海,2022;“图像的震撼”,成都市美术馆,成都,2022;“新绿”,妙有艺术,北京,2022。

吴凌昊(b.1997)

出生于福州,2020年本科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生活于上海、福州。

近期个人展览包括:“辛特兰@穿过胃部手术¿ ¿台浸泡着////蓝色”,SIMULACRA拟像,北京,2023;情感算法,华艺术空间,北京,2022;如果他们给了你画好线的纸,不要按着线写,五五画廊,上海,2021。近期部分群展包括:初始梦,BLANKgallery,东京,2023;液态金属,Part group,上海,2023;新界面,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邀请展,PAC艺术中心,天津,2022;变态者绘画指南,SIMULACRA拟像,北京,2022;青年艺术家驻留项目展,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2021;天演,悦美术馆,北京,2020。

刘婉婷(b.2000)

出生于湖南岳阳,2018年毕业于临湘市万通职业技术学校。现居住工作于湖南长沙。
通过自主学习绘画把自己渴望的生活状态投射到绘画中,通过绘画传达平静的状态,保护自己的向往和主张,与观众共勉。

李创李(b.1991)

生于武汉,现工作生活于武汉。
近期展览包括:崭新的建筑,具象盘踞在每一个楼层。可以画廊,合肥,2024;静谧的回溯,式外空间,武汉,2023;约翰莫尔绘画奖,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020;非由述作, 宝龙艺术中心,上海,2018;inter-youth,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2017;柏拉图,美成空间,深圳,2016。

徐雅涵(b.1993)

生于秦皇岛, 2016年本科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2020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生活于沈阳。

近期展览包括:2023 “往来于陆地的一切孔隙” 伯年艺术空间 ,北京; “未知” 发酵艺术中心 ,沈阳,2020;部分群展:“重塑的风景” 玉兰堂,上海,2024; “第三空间” 仚東堂,北京,2024; “风华正茂” 荣宝斋,北京,2024;“冬青的礼物” 玉兰堂,上海,2024; “后浪拼图” 新绘画新面孔,玉兰堂,北京,2023。

创意推荐
甲马非遗版画
¥ 28
思贤兔
¥ 15
非遗版画「独脚五郎」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