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是中国“文房四宝”中最具代表性的、流传最广泛的、保存状态最好的、完整成系列的载体。根据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最晚于距今三千年时,砚文化已初具雏形。
砚之于文人是具有别样情怀的器物,古来就有“砚田”之称,如同田地之于农民,砚是寄托文人无线希望的一片肥沃之田。农民辛苦劳作收成来自田地,文人头悬梁锥刺股,辛勤读书、写字、注录,他寄情于日常文房爱物——砚上,希望砚滋养他的文心文脉,助其入仕、出名,取得一番成就。因此,砚铭内容、形式多样,图文并茂,有作者的自我勉励、友人之间歌颂、生活逸事记载、借物咏怀、用典抒情等。
早期,砚台的铭刻都是归属权的展示,砚的所有者在砚身刻上自己的名字,甚者在砚制作过程中打上封泥,直接把私印印制在砚上,以“宣誓主权”和表达喜爱之情。晚唐时期,所刻内容趋向具体和细节化,所有者往往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凿凿记之。自宋代以后,文人在砚台上铭刻并不是拿刻刀随性刻画,而是如同篆刻印章一般,认真细致地在砚台上打墨稿,后在墨稿基础上进行镌刻。
2018年,上海韩天衡美术馆主办的《文心在兹——古今砚文化特展》入选《2018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目录》,社会反响热烈。2023年,受邀赴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举办《文砚在甬——历代铭文砚展》。
应西泠印社之邀,由西泠印社、上海韩天衡美术馆主办的“赏砚孤山——历代铭文砚展”即将于12月1日在浙江杭州的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
砚铭是砚台的身份证,往往又是历史的缩影。镌刻、雕刻在砚上的文字、符号、线条、图案,体现出不同时代不同的经济政治和人文风俗。砚铭这种特殊的文学体裁,与砚雕艺术相互成就,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砚铭文化。本次展览臻选高古、明清、当代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铭文砚60方,着重展现历代砚铭、砚雕所承载的文心、文脉。
——韩天衡
砚台的“砚”字,是到汉代才出现的。中国最早的一本字典叫《说文解字》,解释这个“砚”字,左边是石头的石,旁边是它的读音“yàn”。《说文》里解释:“砚,石滑也。”意思说这个字是“磨”的含义。到了嘉庆年间,著名的文字学家段玉裁对《说文解字》作了注解,他讲:“石滑而不涩”。实际上段先生是搞错了,“石滑”并不是说砚石像玻璃一样光滑,因为砚台之用恰恰是滑又涩的。我觉得如果要准确地讲,汉代许慎本来的意思应该是讲砚台的面,“滑”应该理解成“平”—平滑之平,平了才能磨墨。汉以前的砚台绝大部分都是平板砚,旁边没有沿,没有砚堂。这也证实了许慎讲的“石滑”是砚面的平整。苏东坡讲得好:“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砚台必须要涩,才有黏着力,才能磨墨,才能利于笔,不伤笔。苏东坡这八个字是真正懂砚、用砚行家的精辟之论,也是我们检验砚台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准,既要“滑”,也要“涩”,滑涩兼具,两者缺一不可。
任何器具到了文人手里就开始雅化了。以名称言,像毛笔,它的别称为“毛颖”,是拟人的,还叫“管城子”。砚台也有别号,唐代就开始有了,叫“即墨侯”、“石虚中”,这是文人的文字游戏。我们现在艳呼笔墨纸砚为“文房四宝”,在过去叫“文房四器”。最早出现这四材合一的称呼是在东汉末年。时人刘熙写过一本叫《释名》的书,里面就已经谈到了笔砚纸墨四材的合一。这四样东西对我们中华文化贡献巨大,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有中国的五千年文明能延续不断,从某些意义上讲,也是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文房四器”,它们既是文字、文化流传的工具,也是文字、文化本身的载体。“文房四器”中,墨易磨耗,笔不耐用,纸是文字的载体,唯有坚硬的砚台可留驻于千秋,所以“文房四器”中真正能够伴己一生,既能用也可供持久赏玩的,也就是砚台,它功劳是显赫的。
文人都特别喜欢砚台,这点今天的人可能没有概念了。在我小时候,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就有毛笔字课,砚台天天放在书包里带到学校,对于我来说是非常亲近而宝贵的。在古代,文人对砚有“砚田”的比喻,因为就像庄稼人的生计要靠种田,读书人想要功名和富贵,一辈子就离不开这块砚。所以古人讲:“我生无田食破砚”。砚田对文人来讲,是他的生命所系,也是他一生的寄托。古人常讲:“人磨墨,墨磨人,磨墨人”,文人的一生就是在研磨当中消费,所以砚台对文人来讲,是画案上的宝,是心头上的肉。
晨夕与文人相伴之砚,必然寄托以深厚的情愫,故而在其砚背及砚侧,乃至在砚盒上都赋以文化的属性,或属文、或赋诗、或记事、或法书、或馈赠,深远而广泛地扩展了砚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成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百花园里别致而独具的一朵奇葩。
应西泠印社之邀,这次集中展示了书镌铭文及画图的砚台六十方。上自两汉而下至现近,有端、歙、洮河、澄泥名品,间有玉、砖,不乏名品佳构,足堪品赏。此外,也有好砚者如我,一甲子间先后在其上走笔留下的书画文字痕迹,置于其中似有蛇足自惭之慨。这一小小的展览,能给好砚者留下些美好的印象。
二〇二四年十一月十三日
于海上豆庐
汉 圆形平板砚及研石 王字款
直径 12.5×2.3 厘米
释文:王
宋 抄手澄泥砚
绍兴十八年(1148 年)李氏铭
17.2×11×5.4 厘米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藏
释文:
李家砚背上有
专记己巳绍兴十九
专记戊辰绍兴十八年十月内
奉圣旨新行经界方田法
明 铁铸暖砚
弘治十七年(公元 1504 年)
19.8×14.8×12 厘米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藏
释文:弘治十七年
清 携琴访友端砚
程庭鹭(1796 年—1858 年)韩天衡铭
17.2×10.4×1.9 厘米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藏
释文:
携琴访友 于庭兄属 序伯
序伯墨妙 天衡
清程庭鹭携琴访友山水端研
丙戌立冬韩天衡藏署(砚盖铭)
清 坑仔抄手端砚
丁敬(1695 年—1765 年)双铭
11×6.5×3 厘米
释文:
取石于淵,取烟于木,其占有谷。龙泓
乾隆辛口得药园光木砚。敬。
清 李炳清制双龙戏珠瓷砚
14×9.5×3 厘米
释文:
李炳清作(印章款)
清 大西洞包袱型端砚
吴昌硕 (1844 年—1927 年)铭
19×13×3 厘米
释文:
千秋文献括无咎,谁其用之沈石友。丙辰仲夏,吴昌硕铭
白沙村庄(印章款)
天衡欢喜
吴昌硕铭包袱研。己丑三月得自东京 豆庐韩天衡(砚盖铭)
缶庐为沈公周铭刻者,质大西极品,见沈氏研林一书。
豆庐天衡 三记之(砚底铭)
清 老坑抄手砚
来楚生(1903 年—1975 年)李卓云(1921 年—2010 年)刻
18×11.5×5 厘米
释文:
辛亥孟冬 于然犀室下
白蕉句,负翁书卓云刻
砚旧载古意,墨新跃清芬。
来楚生铭,李卓云刻端研。丁亥八月天衡藏(砚盖铭)
清 麻子坑门式端砚
唐云(1910 年 -1993 年 ) 绘
韩天衡刻盖
16×11.2×2.5 厘米
释文:
老药画
天衡刻
当代 北朝邺城瓦砚
韩天衡绘
韩回之刻
17×14.5×8 厘米
释文:
天衡写
回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