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云个展——外面的里面

春美术馆

活动时间:2024-12-14 至 2025-01-12

活动地址:上海市福州路655号

刘⼴云借助了事物的表⾥不⼀作为表达的切⼝展开他的⼯作,即使他使⽤寓意,虚构和幻想作为媒介,也都不是⽬的本身,⽽是他试图扩展⾃⼰与观众认知的载体。⾃我认知是⼀个古⽼的哲学问题,⼀直不断被⼈们重新提出。甚⾄远古时代就在试图寻找答案。我们可以在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段被⼴泛引⽤的铭⽂中找到了它,就是“了解你⾃⼰”。与之相关的观念是,⼈对⾃我的定义是流动的⽽不是固定的,是可变的⽽不是确定的,这也决定了现代思维。法国诗⼈阿瑟·兰波(Arthur Rimbaud)的⼀句名⾔“我是另⼀个⼈(Je est un autre)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谚语。也许正是这种谜题般的语⾔游戏,构成了⼀个⼈⾃我认知的最内在本质。它似乎总是就在你看不⻅的地⽅存在着。⾃我的另⼀种定义也已众所周知。它来⾃格特鲁德·斯坦因(Gertrude Stein),有⼀种俏⽪的轻盈,却隐藏着⽣活的严肃。斯坦因是上个世纪住在巴黎的⼀位富有的美国作家,她是⻢蒂斯和毕加索的朋友,很早就买了他们的画,她解释说:“我就是我,因为我的⼩狗认识我。”她以宏⼤的、基于达达主义的语⾔姿态,抛开所有哲学、⼼理学和社会学的阐释,将⾃我认知的问题置于艺术家也喜欢探索和研究的⽇常⽣活之中。

《原本⾊》装置 棉布卷 玻璃缸 褪⾊剂 2017

原本⾊ 这就是刘⼴云在艺术作品中经常使⽤纺织品的原因:他试图⽤它们来解决存在主义的问题。织物的染⾊和脱⾊起着重要作⽤。在他的装置作品《原本⾊》(2016)中,去除织物上的颜⾊以恢复其原始的⽩⾊。脱⾊过程是其作品的核⼼。⼤捆不同颜⾊的布卷悬挂在天花板上,被浸⼊装有褪⾊剂的容器中,褪⾊剂会分解织物上的颜⾊使其尽量还原成原始的⽩⾊。令⼈印象深刻的是,这种暴⼒⾏为在很⼤程度上中和了材料的不同颜⾊,却⽆法彻底恢复原始的本⾊。好像有某种秘密DNA 可以阻⽌这种情况发⽣。该装置对⼈类状况的参考在这⾥已经很明显了。但当刘⼴云突然打断这种滲泡式的褪⾊动作,将布卷从玻璃缸中拉出并将它们作为雕塑装置悬挂在空中时,它就变得壮观了。这种悬挂,象征性地说是天地之间的⼀种安置,在空间上强调了布卷在有⾊和⽆⾊之间的中间状态。这是解析穿着这些织物材料主体的辩证法。撕裂表明了它的状况。⽆论你在哪⾥、以何种⽅式看待它们,它们都在理性与情感、责任与倾向、光与影之间存在着。

《原本⾊》装置 棉布卷 玻璃缸 褪⾊剂 2017

《原本⾊》装置 棉布卷 玻璃缸 褪⾊剂 2017

《原本⾊》综合材料绘画 220x170cm 2017

《原本⾊》综合材料绘画 120x120cm 2022

《原本⾊》综合材料绘画 120x120cm 2022

《原本⾊》综合材料绘画 120x120cm 2023

被褪⾊的⼯服 褪⾊的过程在刘⼴云的新作《被褪⾊的⼯服》(2024)中也呈现出具体的象征意义,该作品今年⾸次在德国欧宝美术馆的群展《深远的距离,温柔的触摸》中展出。这项⼯作的触发因素是当今中国城市外来务⼯者常常⾯对的⽣存现实。这件作品以装置的形式展示了⼀堆被漂⽩了的蓝⾊⼯作服,其中⼤部分因褪⾊处理⽽恢复了原始的⽩⾊。这种由蓝变⽩的过程似乎象征着穿着它们的⼯⼈⽣活进步的梦想。该装置作品的标题也⽤社会学中熟悉的术语来指代了这⼀点。这种进步带来了更⼤的社会义务和责任,但也带来了更⼤的个体⾃由。另⼀⽅⾯,即使蓝⾊⼯服承诺务⼯者被⼀个⼯作集体所接纳,从⽽获得⼀定程度的经济保障。德国欧宝美术馆的策展⼈将刘⼴云的《被褪⾊的⼯服》与约瑟夫·博伊斯的《奥威尔的腿——21世纪的裤⼦》放在同⼀个展厅展出,体现了策展的技巧和敏锐。在乔治·奥威尔的⼩说《1984》出版35年后的1984年⼀⽉份约瑟夫·博伊斯在“早安,奥威尔先⽣”表演期间,他穿的就是“奥威尔裤⼦”。这⼀动作是媒体艺术家⽩南准Nam June Paik的电视实验,由巴黎蓬⽪杜中⼼在全球范围内播出。Beuys和其他参与者穿着⽜仔裤,有两个圆孔——⼀个在右膝,⼀个在膝盖后部,博伊斯说:“世界上每个⼈都应该做这样的裤⼦来反思全球的物质主义。

《被褪⾊的⼯服》 装置 尺⼨可变 2024

约瑟夫·博伊斯《奥威尔的腿——21世纪的裤⼦》装置 1984

《被褪色的工服》装置 尺寸可变 2024

《被褪色的工服》装置 尺寸可变 2024

肖像 刘⼴云之前的作品本质上是关于⼈的⾃主性,⽽《肖像》(2019)的主题则体现了当代艺术家本⼈在作品创作中的⾃主性。这往往是由传统的⼒量⽽引申出来的,刘⼴云本⼈在⼀定程度上也经历过这⼀点。在中国,艺术家的训练仍然由传统为基础的,艺术史的例⼦以及对某些技巧的掌握决定了学院的美学标准。古代、⽂艺复兴和古典主义的正式规训体系实际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当刘⼴云对这⼀时期的作品进⾏批判性修改时,这⽆异于是⼀种反叛。刘⼴云在《肖像》中以前所未有的⽅式处理作为教学练习的古代著名雕塑的⽯膏模型,这些雕像展示了维纳斯和阿波罗或⽂艺复兴时期⽶开朗基罗的“⼤卫”。他⽤锯⼦将作品切成均匀的薄⽚,以外科⼿术般的精准度拆解了这些雕像。然后,他将雕像打散的各个部分⽤钩⼦连接起来并挂在墙上,以此⽅式消解了雕像的神圣性并进⼀步强化了这种舶来品的商品特征。

切⽚ 这种⾏为所表达出的对古典形式理想的反叛在⻄⽅现代性中具有传统。它经常发⽣在对丑陋、奇异和怪诞的崇拜中,这种崇拜往往趋于⽆形。刘⼴云的作品却并⾮如此。因为他⽤⼀种形式代替了另⼀种形式,他在粗暴地解构传统审美的同时衍⽣出来另⼀种美学。作品的常规切割展现了雕塑经过加⼯的光滑外观和未经加⼯的粗糙内部。美的概念,其标志就是碎⽚。T.S.艾略特在他的史诗《荒原》中也讲述了这⼀点。它说我们今天⼿⾥的东⻄“只是⼀堆破碎的图像”。将它们组合成⼀个整体是观众的⼯作。这给我们带来了切⽚的另⼀个功能,它补充了艺术家的作品(⽣产美学)和观众的参与(接受美学)。今天,由艺术家通过他的作品向我们提出问题: “我们必须⾃⼰寻找答案”, 1921 年,⻉尔托·布莱希特 (Bertolt Brecht) 在剧院的墙壁上写下了这句话,欢迎前来观看他的⾸部戏剧演出的游客。这不是为了娱乐,⽽是为了让观众⼀起思考。那些在那⾥并留下来的⼈经历了史诗戏剧的诞⽣。

《肖像》装置 尺寸可变 石膏像 铁丝 肉钩 2019

《肖像》装置 尺寸可变 石膏像 铁丝 肉钩 2019

滲泡 刘⼴云为他的社交软件上的朋友圈建造的另⼀个装置纪念碑《滲泡》(2024)。这件装置作品由他在社交软件上的朋友和熟⼈的头像照⽚组成,有些是⿊⽩的,有些是彩⾊的。杯⼦也是统⼀格式,⼀半盛茶,⼀半盛酒。茶和酒的选择最具象征意义。尽管我们全球的消费习惯变得越来越相似,但茶仍然是中国⼈的最⽇常饮品,⽽葡萄酒则也是欧洲⼈的最佳选择。这微妙地表明,艺术家在选择朋友和熟⼈时没有任何⺠族主义区分。并通过他的艺术作品重新识别他们,他遵循⼀种与⽹络安全截然相反的开放和⾃由,他在公开与私密中建⽴了⼀种熟悉与陌⽣的关系,与此同时,刘⼴云作品中出现的⽹友头像也通过形象的反相处理和⽔的折射发⽣形状变异预示了某种识别上的差距。当艺术家让他的社交圈朋友和熟⼈组成500个玻璃杯以装置的形式展示时,这种印象更加强烈。同时,这也是⼀种特别的审美体验,其对称性、⽐例和⾊彩都让⼈想起极简主义艺术作品。茶和酒的排列⽅式使观者的⽬光或由浅⼊深,由深⾄浅,渐变⽽细致的⾊调过渡。同时,参观装置也是⼀次联觉体验,空⽓中可能还弥漫着茶和酒的⾹⽓。

《滲泡》装置 尺寸可变 玻璃杯 照片 茶水 红酒 2021

《滲泡》装置 尺寸可变 玻璃杯 照片 茶水 红酒 2021

《滲泡》装置 尺寸可变 玻璃杯 照片 茶水 红酒 2021

《滲泡》装置 尺寸可变 玻璃杯 照片 茶水 红酒 2021

电热被 这个装置作品也有⼀个不容忽视的潜台词。我们看到的是⽩⾊棉被和⾦⾊被罩。被⾯上散布着电缆和电线,其中⼀些暴露在外,给⼈⼀种不安的感觉。被⾯上的灯泡是互动,⼀旦观众靠近装置,传感器就会向灯发送信号,灯就会亮起来。乍⼀看,整个布置有⼀种超现实的感觉。带有电线的棉被,应该如何理解这⼀点呢?就像⼈们理解超现实作品或梦境⼀样。⻄格蒙德·弗洛伊德告诉我们,在分析时,梦会遵循它们⾃⼰⾮常精确的语⾔。因此,超现实主义者宣称精神分析学家是他们⾃⼰的⼀员。棉被是⼈们最私密、最贴身的物品之⼀,它还具有温暖和保护的含义。显然与该装置中的危险相关的电线系统是完全相悖的,或许艺术家想告诉我们离我们最近的东⻄并不⼀定是最安全的。

《电热被》装置 220x180cm 棉被 电线 灯泡 2024

《电热被》装置 220x180cm 棉被 电线 灯泡 2024

刘⼴云三⼗年来游⾛于中国和德国之间,他是⼀个在两种语⾔和⽂化之间的旅⾏者。尽管他在很多作品中显示了这种⽣活认知上的丰富性,但他却⽆法在这种中间状态中安定下来,这也让他回答⾃我存在的问题变得更加困难。它像⼀个通奏的低⾳⼀样始终贯穿在艺术家的作品⾥。不⾔⽽喻,这并不只是刘⼴云的个⼈状态,当我们说“我”时,我们是谁?这个问题提出并强调了⾃我存在的处境也从艺术家那⾥⼀直延展到我们每个⼈。

刘广云

刘广云,出生于济南,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上海和德国美茵兹。他的 作品包括综合材料、装置、录像、多媒体等,曾参展第9届哈瓦那双年展、德国波恩第11 届Videonale录像双年展、2013香港深圳双城双年展,第5届波兰波兹南双年展,第13届 印尼日惹双年展,杜塞尔多夫艺术大展,德国德雷斯顿Ostrale国际艺术大展,并在西班牙 索菲亚王后艺术博物馆,巴黎东京宫,德国波恩美术馆,瑞士Interlaken美术馆,德国汉 诺威浮士德美术馆,德国欧宝美术馆,上海民生美术馆,成都市美术馆等处展出作品。

迈克尔·斯托贝尔

迈克尔·斯托贝尔, 德国知名策展人和批评家,现生活在汉诺威,曾于德国哥廷根、法国 尼斯和美国纽约学习艺术史、文学和哲学。多年来,他为柏林《每日新闻》(taz)和北 德广播公司(NDR) 撰写关于艺术、文学和戏剧的文章。并通过担任 德国先锋派大师 Timm UIrichs 展览的策划扩大了他的学术活动领域。他也是VGH的艺术顾问和关于VGH 艺术收藏书籍的作者。目前,他作为德国最具学术影响力的艺术杂志《国际艺术论坛》 (Kunstforum International)《伊孔》(EIKON)和《艺术家》(die artist)的特约撰稿 人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展览撰写评论文章,并参与《艺术报》(Kunstzeitung)和《哈兹 报》(HAZ)专题写作。

创意推荐
非遗版画「大千世界」
¥ 34
非遗版画「红武财神」
¥ 34
非遗版画「草甲」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