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山鲁佐德为国王连续讲述了一千零一个夜晚的故事,犹如施展魔法,不费一兵一卒,拯救了城中所有少女和这位残忍愤恨的当权者。展览以《一千零一夜》为题,并非意在用画作复述一个遥远的神话,而是以此为引,探讨当代语境中女性叙事和象征的力量,照见日常的神圣。
此次在OM画廊空间展出的24件新作,是艺术家王滢露近年来艺术实践的一次集中呈现。在这些综合架上绘画与雕塑作品中,象征不再是意义的载体,而是叙事结构的起点。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月亮、太阳、蝴蝶、蛇等常见象征,并非指向某个既定意义的符号,而是作为一种叙事力量和视觉语言。这些通过大胆的色彩与多样的材料所塑造的象征之物,是带领观众进入一个神秘魔幻世界的一声“芝麻开门”。
王滢露 Rose Wong
阴晴圆缺 Wax and wane, 2025
粘土、金箔、闪光凝胶、金属、丙烯
Clay, Gold leaf, Sparkling gels, Metals, Acrylics
41 x 26 x 8 cm
©rose wong, Courtesy Gallery OM.
阴晴圆缺 Wax and wane, 2025 (局部)
©rose wong, Courtesy Gallery OM.
丹尼尔·利伯曼在《躁动的无意识》一书中提到,象征是桥梁,横跨意识世界和无意识世界之间的深渊。正如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所言,艺术家和作家是通过语言、图像或象征施法的现代巫师,他们的作品如同魔法 —— 在施展的瞬间,你被传送到他/她的梦境中。
王滢露一面熟练地运用象征建构着看似十分私密的魔幻之境,一面以此回应她所处的时代。作为一名在殖民时期成长、经历断裂式移民的女性艺术家,她悄然通过不同物质构建起了一个“一千零一夜”式的“第三空间”。在这个过渡空间中,她进一步拓展了象征的表达,从绘画到雕塑,是从梦境走向现实的精神成长。她既是故事的创造者,也是它的聆听者;既是疗愈者,也是被疗愈者。于是,“蛇”在她的作品中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危险象征,而是自我觉醒的体现;“美人鱼”也不只是代表美丽和女性生育的隐喻,而是外界环境与自我的互融与互卸的中间状态。
王滢露 Rose Wong
女巫的劝告 Sea witch's advice, 2025
纸上丙烯,丙烯贴纸
Acrylic on paper,Acrylic stickers
70 x 50 cm(含框)
©rose wong, Courtesy Gallery OM.
女巫的劝告 Sea witch's advice, 2025(局部)
©rose wong, Courtesy Gallery OM.
本次展览以《一千零一夜》为叙事框架,但并不局限于任何一个具体的线性故事,而是采用了连环嵌套的参差结构。展览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一个独立的寓言,同时又共同构成了一个关于象征与潜意识的宏大叙事。从入口区开始的《对话》到 《采月亮的梯子》,再到结尾区的“第三空间”作品,观众将经历一次从现实到潜意识,再回到现实的旅程。这种环环相扣的结构,正如《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一样,充满了神秘与启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观众能够重新思考艺术作为象征魔法的当代意义,记起我们儿时曾用来打开潜意识大门的魔法咒语。
女巫群像(3)
The group portrait of the witches(3), 2025
丙烯、蜡、纸粘土、布料、玻璃、火柴、线、海绵、纸、卡片纸、铅笔
Acrylics, Wax, Paper Clay, fabrics, glass, matches, wire sponge, paper, Carton Paper, pencil
17 x 15 x 9 cm,底座:23 x 15 x 9 cm
©rose wong, Courtesy Gallery OM.
女巫群像(3)
The group portrait of the witches(3), 2025(局部)
©rose wong, Courtesy Gallery OM.
王滢露
Rose Wong
1988年生于香港
本科毕业于香港大学
研究生毕业于伦敦大学金匠艺术学院
现于伦敦大学金匠学院艺术学院攻读博士
现生活及工作于伦敦和北京
视觉艺术家,艺术与教育研究者,儿童文学作者 。目前正于伦敦大学金匠艺术学院(GOLDSMITHS)继续攻读艺术教育和人类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社会性参与艺术、艺术物资性、关系美学、艺术教育学。
她的作品在国际上广泛展出,包括上海艺仓博物馆、拉筹伯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澳洲本德戈美术馆,澳洲国立艺术学院美术馆,并获得Dr Geoff Raby AO 中國当代藝術系列,TWT Creative Precinct,桥爱基金会等专业收藏。2018年获田野计划资助,受Foster Hal《艺术家作为人类学者》的概念启蒙。2019年她作为艺术家入选 澳洲TWT CREATIVE PRECINT 国际驻留艺术家项目,驻地期间关于移民议题的作品获《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专访。2020年6次入疆, 在当地和柯尔克孜族共同合作的作品,获提香基金会和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XPremio di pittura-Tiziano Vecellio 的评委推荐奖。
其作为艺术教育者,曾为不同类型的艺术机构主持公共教育、儿童教育项目研发:包括伦敦BOW ART,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余德耀美术馆。她亦积极响应学术机构的邀请,于香港大学,清华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金匠艺术学院,西悉尼大学举办讲座和工作坊。她的专著《烦恼了就去美术馆》于2024年由湛卢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