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guard画廊将于2025年3月21日呈现许哲瑜的个展 “灾变论”,艺术家在Vanguard画廊的第三次个展将聚焦于许哲瑜近年制作的五部影像装置作品及若干手稿。通过深入开发与利用3D扫描和VR(虚拟现实)等重建事件现场的技术,许哲瑜的艺术实践在承接过往创作的基础上,进一步重塑人类观看历史事件与记忆的方式。
许哲瑜 Hsu Che-Yu
《白屋》Gray Room
全景虚拟现实装置 VR360 Installation|16’06''|2022
许哲瑜的创作多以动画、录像和装置为媒介。他近年常驻欧洲,曾参加比利时高等艺术学院、法国国立当代艺术工作室和荷兰皇家视觉艺术学院等地的驻留项目。许哲瑜的作品虽带有纪录片的特质,却处于现实和虚构之间的地带。关于这次的展览,如果将身体看作为一种边界的测量工具,把“灾难”区隔为身体内部与外部这两种情境,前者的灾难可以是疾病、死亡驱力、生物演化中的破耗性遗留……,而后者则是地质板块错位、气候异常、社会动乱与战争……。而在某一些特殊时刻,身体内部与外部的灾难,会被强制的重叠起来。许哲瑜对历史事件的处理同样不仅是单纯记录或重建,面对“记忆是如何构建和呈现的”这一议题,艺术家返回至记忆形成的起点,介入并离析媒体与人类感知之间胶合的混沌。
许哲瑜 Hsu Che-Yu
《动物园假说》Zoo Hypothesis
视频 Video|31’25''| 2023
《动物园假说》(2023年)围绕着战争时期在台北动物园发生的两次事件展开,一次是为纪念在军事行动中丧生的动物,驯兽师训练大象和猩猩等动物下跪,以示哀悼。一次是1944年为防止美军轰炸城市后失散的动物伤人,台北动物园曾经举行大规模的动物处决,被处决的动物随后被制成标本保存。许哲瑜通过3D扫描技术对台北动物园和标本制作室进行数码重建,灰白的模型中记录着有机物与无机物存在的形体,物理上的差异在虚拟表现中趋于同质。一位编剧和表演者在动物标本工作室交谈的画外音贯穿始终,通过探讨“手势”和“恐怖”之间的关系,试图构思一种重现悼念仪式的表演。
许哲瑜 Hsu Che-Yu
《划线》Demarcation
视频 Video|17’12''| 2023
《划线》(2023年)和《街头狗》(2023年)创作于《动物园假说》之后,分别来自于许哲瑜的两次旅途。《划线》拍摄于蒙古境内的一条边界线上,艺术家记录了分别在边界两侧的家马与野马截然不同的生存环境。另一侧的野生普氏野马看似比参与到人类的生产与娱乐中的家马更为自由,实则作为受保护的档案,处在科学家的长期观察与监测之下,生活在“楚门”般虚构的自然中。《街头狗》的素材来源于许哲瑜2022年在科索沃首都普利斯提纳停留时,曾连续几天遇到同一群流浪犬。看似常见的景象在艺术家的追本溯源中展露出背后与国家相连的历史,由于1990年代塞尔维亚军队与阿尔巴尼亚游击队的冲突,被遗弃街头的家犬逐渐在城市中繁衍壮大,成为今天的规模。这两部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触及了实体消亡后所遗留的存在,或是死亡后的躯体,或是肢体缺失后的幻肢,在对非实体存在的衡量中,一种留存与再现过往的可能性悄然浮现。
许哲瑜 Hsu Che-Yu
《编号314》Rabbit 314
视频 Video|7’17'' | 2020
《编号314》(2020年)的灵感来源于许哲瑜的家庭记忆,艺术家的奶奶曾经就职于实验室,有时被带回家的实验动物成为他父亲的童年中进行模仿实验的对象。在作品中,木偶表演者手持一只试验兔的躯体,以人类的视角重现其生前的动作与活动。同样始于艺术家的童年记忆,VR作品《白屋》(2022年)承接许哲瑜对精神和情感的载体的想象。因长期遭受神经系统引起的头痛困扰,受到病痛的启发,艺术家在作品中通过3D扫描在虚拟现实中重建回忆中的场景,带领观者进入体感和回忆之间的狭缝中,以第三者的角度审视可以被神经科学测量的知觉和情绪在记忆构建中的作用。
许哲瑜
HSU Che-Yu
许哲瑜是一位主要创作动画、视频和装置作品的艺术家。这些作品体现了媒介与记忆之间的关系。对艺术家而言,重要的不仅仅是通过媒介追溯的历史事件,还包括记忆的构建和可视化,无论是私人记忆还是集体记忆。
许哲瑜(b. 1985, 台北)生活工作于台北及阿姆斯特丹,于 2022 至 2024 年间参加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视觉艺术学院驻地,2020 至 2022 年间参加法国图尔宽国立当代艺术工作室驻地。他于 2022 年获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电影评论学会奖,于 2020 年获哈恩·内夫肯斯基金会 Loop 巴塞罗那视频艺术创作奖,于 2016 年获台新艺术奖年度大奖。其作品已被以下机构纳入永久收藏: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巴黎,法国;乌利·希克收藏,瑞士;M+ 博物馆,香港,中国;上海玻璃博物馆,上海,中国;国立台湾美术馆,台中,中国;台北市立美术馆,台北,中国;M HKA 安特卫普当代艺术博物馆,安特卫普,比利时。
近期主要个展包括:“灾变论”,Vanguard 画廊,上海,中国(2025);“三次哀悼练习”,ARGOS 视听艺术中心,布鲁塞尔,比利时(2024);“三次哀悼练习”,ILHAM 画廊,吉隆坡,马来西亚(2024);“街头狗与野马”,台北当代艺术馆,台北,中国(2023);“动物园与兔子”,Atelier Arthur Rogiers,布鲁塞尔,比利时(2023);“动物园假说”,米罗美术馆,巴塞罗那,西班牙(2023);“事件现场制造”,Vernacular Institute,墨西哥城,墨西哥(2023);“三次哀悼练习”,关渡美术馆,台北,中国(2023);“两次哀悼练习”,日内瓦当代艺术中心,日内瓦,瑞士(2023);“画那颗头,及其躯体的记事”,尊彩艺术中心,台北,中国(2022);“不寻常的某日”,Vanguard 画廊,上海,中国(2020)。近期主要群展包括:“Vanguard Onwards”,Vanguard 画廊,上海,中国(2024);“意义”,中间美术馆,北京,中国(2023);“时代记忆:国美35典藏精选展”,高雄市立美术馆,高雄,中国(2023);"科幻与幻觉",MAXXI 国立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罗马,意大利(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