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义夫·奥利亚·加里波第:融合之地

余德耀美术馆(蟠龙天地)

活动时间:2025-04-12 至 2026-01-04

活动地址:上海市青浦区蟠鼎路123弄8号

清明雨润,谷雨生烟。暖湿气候携绵密降雨,为蕈菌的繁殖生长创造了天然的温床。在菌丝网络悄然蔓延之际,由余德耀美术馆和蟠龙天地共同呈现的社区公共艺术项目“走街串巷”将开启第四篇章,展出印尼艺术家赛义夫·奥利亚·加里波第(Syaiful Aulia Garibaldi)创造的一系列户外雕塑与大型彩绘壁画,在菌丝与节气共舞的艺术与生命智慧中步入一片“融合之地”(Lartucira Field)。

加里波第在现场,户外壁画创作进行中

赛义夫·奥利亚·加里波第,1985年出生于印尼雅加达,其创作横跨装置、绘画、版画与影像等多种形式,以研究型实践游走于美学与自然科学的交界地带。加里波第将他对微观生物、自然探险的观察与其美学构想相结合,创造出将自然形态与幻想相融的共生体。他探索地衣、真菌等维系生命循环的杂交物种和现成样本,从不同环境中汲取灵感。其作品通常具有参与性,通过观众的互动参与实现开放多元的解读。

《融合雕塑》制作现场

作为余德耀美术馆介入蟠龙天地社区的公共艺术项目,“融合之地”的设想源自加里波第对在地文化、生态环境、社区建设等话题的思考,并以此为切入点尝试建立一种深度的联结。他根据美术馆及周边社区的户外空间和气候环境,创作了一系列白色石膏雕塑,名为《融合雕塑》(Lartucira Kloumir),散布于美术馆户外草坪及蟠龙天地景区内。该系列延续了加里波第对各种生态中场域特性的思考。他在精心雕琢的石膏雕塑体内培育本地菌种,使石膏体成为各式菌类生长的洞腔。这些菌菇的生命进程将贯穿整个展期甚至更久,并且随时间生长变化,形成动态的雕塑肌理。

同时,加里波第将在美术馆建筑外墙对菌丝生长展开抽象的描绘,延续他对各种生物体的生物性与美学特质的持续思考。其画作经常以密集的比例编排和放大的视角来呈现微观生物进程在空间中的成倍增长,交织出生命、衰败、死亡与再生的抽象隐喻,也展现了人们对这些命题的集中思考——是否能让转瞬即逝与永恒不朽相结合,并从它们相互依存的力量中发现超越我们感知现实的一种连接与想象的可能?

此次壁画名为《融合壁画》(Lartucira Komper),其创作灵感源自加里波第对中国和印尼两国文化内涵的思考。他用水墨画的意蕴描绘有机形态,与美术馆改造自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的美学理念及其所处古镇水乡的地理位置相呼应。壁画既捕捉了被遗忘的历史与时间的流逝,也描绘了不断绽放的生命与延续,成为一种跨越时间和文化维度的视觉叙事,反映了历史遗迹与当代生态意识的共存。

此次项目将特别邀请社区公众、院校师生参与壁画共创,并将开设雕塑工作坊。参与者将在艺术家的引导下,融入自己的创意与实践,共同探索菌菇生长的美学想象。本次展览还将发起“菌菇捕猎”活动,邀请公众在蟠龙天地寻找散落各处的菌菇,期望在社区互动体验中改变人们观看自然的方式,增进对于生命的理解以及有关生态平衡、万物共生的意识。

《融合壁画》制作现场,壁画共创将持续至4月6日

摄影:Davy Linggar,

图片由艺术家及ROH画廊惠允。

赛义夫·奥利亚·加里波第(Syaiful Aulia Garibaldi),1985 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他于2010年获得印尼万隆理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版画工作室美术专业学士学位,并于2023年获得德波印度尼西亚大学环境科学硕士学位。

赛义夫被大家亲切地称为Tepu。他曾攻读农学专业,之后开始从事实验艺术,并运用自己的科学背景为艺术创作奠定概念基础。其装置、绘画、版画、影像等作品展现了非常强烈的艺术视野,以优雅的方式与科学碰撞。他对生态系统的网络化与互联特性具有浓厚的兴趣,同时着迷于微生物作为死亡、腐朽、以及生命象征的感染力,激发他创造沉浸式环境体验的作品。Tepu的作品实现了艺术与科学的深度融合,由此开辟出一条通往新知的道路,这种创作方式也使其版画与装置作品熠熠生辉。

艺术家部分精选个展包括:“之间”,中国台北安卓艺术空间,2024年;“生长”,印尼雅加达ROH画廊,2022年;“汗液”,菲律宾马尼拉银镜画廊,2020年;“∞ 无穷”,中国台北安卓艺术空间,2018年;“蛞蝓形态”,菲律宾马尼拉银镜画廊,2017年;“静息”,印尼雅加达ROH画廊,2016年;“自然发生:思想图景”,新加坡艺术门画廊,2014年;等等。其精选群展包括:香港巴塞尔艺术展ROH画廊展位,2025年;“共生”,新加坡Esplanade滨海艺术中心Jendela视觉艺术展示空间,2024年;“印尼叙事:VISARALOKA”,印尼马格朗婆罗浮屠Apel Watoe画廊,2022年;“1”,印尼雅加达ROH画廊,2022年;“色彩网络”,印尼雅加达Salihara画廊,2020年;“生生长流”,中国台北安卓艺术空间,2020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ROH画廊展位,2019年;“自然资本”,比利时布鲁塞尔BOZAR艺术中心欧罗巴利亚印尼艺术节,2018年;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TALENT天才帐篷”展区,中国上海西岸艺术中心,2017年;第十四届日惹双年展——赤道计划#4,印尼日惹国家博物馆,2017年;SEA+东南亚艺术三年展“际遇:异域艺术”,印度尼西亚国家美术馆,2016年;等等。

Tepu是Lokus基金会的成员,该基金会致力于在艺术和科学的边界之间开展跨学科研究和工作坊。Tepu曾于2023年日本京都山下清昌堂THE ROOM、2015 年韩国始兴ABC Learning Town和2014年法国拉罗谢尔Centre Intermondes驻留。他曾于2016年荣获Tempo杂志最佳艺术家奖,于2013年荣获万隆当代艺术奖(BaCAA)。Tepu现居住并工作于印尼万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