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于填:万物皆相连吗?

上海宝龙美术馆

活动时间:2025-04-27 至 2025-06-08

活动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漕宝路3055号

上海宝龙美术馆将于2025年4月27日至6月8日举办韩国雕塑家金于填(Kim Woojin)在中国的首次个展“万物皆相连吗?”。

《兔子乌托邦》展览现场,图片由艺术家工作室提供

《动物乌托邦》展览现场,图片由艺术家工作室提供

金于填通过动物形象颠覆人类中心主义秩序,以造型语言探索多物种共生的可能性。他摒弃固定轮廓,通过松散连接的单元模块构建有机结构,使雕塑不再是“完成的形态”,而是“建立关系的存在”。本次展览中,马、鹿、兔、猫、鹤、狗等栖息环境与生态习性各异的动物将在同一空间和谐共处。这种共生的景象超越了形象的简单并置,邀请观者想象在等级与角色被解构后,生命体如何建立新型生态关系。

金于填, 《狗》, 2025, 聚氨酯漆涂于不锈钢, 23 x 50 x 50 cm,图片由艺术家工作室提供

金于填, 《鹿》, 2023, 聚氨酯漆涂于不锈钢, 90 x 80 x 150 cm,图片由艺术家工作室提供

在气候危机与生态转型的时代,世界已无法仅用人类中心的感知与思维来解释。金于填的雕塑聚焦于转型现实中非人类生命展现的柔性、非等级化联结方式。他的动物形象拒绝成为特定符号或消费对象, 而是随环境自我调适,在关系中不断变形生长。

金于填,《乌托邦鹿》,2024,不锈钢上涂聚氨酯漆,37 x 55 x 506(h) cm,图片由艺术家工作室提供

展览以“万物皆相连吗?”之问,反思我们习以为常的世界结构如何被社会建构,以及其中流动而复杂的关联网络。金于填通过造型语言思辨当代世界,追问我们如何重新联结与共生。这不仅是造型实验,更在生态转型时代提出向非人类生命学习的新感知,以艺术重塑生命的觉知与共存方式。

金于填,《鹤》,2024,聚氨酯漆涂于不锈钢,76 x 250 x 230 cm,图片由艺术家工作室提供

金于填(Kim Woojin)1987年出生于韩国,是以雕塑突破人类中心思维边界、探索多物种柔性共生可能的艺术家。他拒绝固定形态,通过有机连接无数单元模块构建流动结构,实践“作为关系存在的雕塑”。其作品中的动物挣脱人类赋予的符号化角色,以与环境共生的姿态重生,展开恢复生命联结与生态感知的造型实验。

作为韩国最具公众影响力的雕塑家之一,他不仅在美术馆体制内创作,更通过公共艺术项目、品牌合作、商业空间装置等多层次实践拓展雕塑语言。基于对材料物性与空间性的深刻理解,他持续提出当代雕塑的新可能,作品被防弹少年团V等国内外重要藏家及名人收藏。继在美国、意大利、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国际艺术实践之后,此次于上海宝龙美术馆举办的个展,是他在中国内地的首次美术馆级个展。以“万物皆相连吗?”之问,展开对生命联结结构与有机秩序的造型思考。

赵慧玎(Cho Hyejung)长期在中韩当代艺术现场从事策划、研究与教育工作。自2004年关注中国当代艺术以来,2008年起往返两地,通过展览、评论、讲座与写作持续追踪艺术动向。韩国国民大学雕塑系毕业后,先后于中央美术学院研修美术史、清华大学获艺术学博士学位,游走于学界与现场,在中韩两国展开多元实践。

创意推荐
不列颠女神
¥ 20
呆萌兔
¥ 15
非遗版画「男女哭神」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