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殊一本——荣宝斋藏黄宾虹与黄山画派

荣宝斋当代艺术馆

活动时间:2025-07-10 至 2025-10-10

活动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琉璃厂西街19号

黄宾虹从少年时开始临摹董其昌、石涛、渐江、查士标等人的作品,二十岁时首次游黄山并被黄山胜景深深吸引,直到1935年的九上黄山,对黄山写生创作,自称“黄山山中人”。1935年以后,因为年龄偏大和社会动荡等原因,再也没有登上黄山,只能在笔墨间探索创新,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黄山胜景和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新面貌。

黄宾虹的绘画,是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的,他的山水画大致上分为两个时期,即“白宾虹”时期和“黑宾虹”时期。早年在歙县时,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时期;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时期,以“黑、密、厚、重”为特点。他的技法,行力于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练凝重,遒劲有力,有纵横奇峭之趣。

黄宾虹对笔墨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墨是通过笔具体表现出来的,点画的大小粗细,曲直向背,都通过墨的浓淡干湿来表达。笔墨相生,墨不生动,再好的笔也表现不出来。他在继承石涛论画“一画论”的基础上,发展为“一点论”,提出画中千姿百态皆由一点画出。他总结出“浓、淡、破、积、泼、焦、宿”七种墨法,和他的“平、圆、留、重、变”五种笔法一起,是他审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宾虹融通古今,是我国山水画史上一个里程碑。傅雷说:“以我数十年看画的水平来说,近代各家除白石、宾虹二公外,余者皆欺世盗名。而白石仍嫌读书太少、接触传统不够,宾虹则是广收博取,不宗一家一派,浸淫唐宋,集历代各家精华大成,而构成自己面目……我认为在综合前人方面,石涛以后,宾翁一人而已。”

今年是黄宾虹诞辰160周年,我们从荣宝斋的馆藏作品中精选出数十件作品出来,分为“黄宾虹的渊源与师承”“黄宾虹的水墨黄山”“黄宾虹的余脉与影响”三个部分,展陈于此,用以表达对黄宾虹的缅怀。

荣宝斋美术馆馆长 王祥北

黄宾虹

《江行纪游》

91.5cm×39.8cm

黄宾虹

《抚荆关笔意图》

91cm×31.8cm

黄宾虹

《峨眉洗象池》

96.3cm×44.5cm

李流芳

《寒林图》

124.5cm×119cm

萧云从

《石磴摊书图》

132.5cm×66cm

査士标

《云泉图》

159cm×50cm

创意推荐
非遗版画「非虎」
¥ 34
非遗版画「床公床母」
¥ 34
彩虹糖果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