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谷川沙织的绘画世界:捕捉意识游离中的"丢失景观"
当我们的目光停留在某处时,意识可能早已飘向远方。这种眼睛与思维不同步的状态,被艺术家长谷川沙织称为"maigo no fuukei"(丢失的景观)——那些存在于意识中却无法被肉眼真正看见的风景。她通过绘画探索这种矛盾:如何将不可见的思维活动转化为可视的图像?
植物与风景构成了长谷川创作的核心元素。她的创作过程如同意识的漫游:先细致观察植物形态,再依据照片重构风景,最终将不同时空的视觉片段交叠融合。画面中,茂盛的花叶藤蔓从单色背景中蓬勃生长,逐渐侵染桥梁、江岸、道路等城市景观。明快的色彩营造出春日般的愉悦,而熟悉的场景又唤起观者的记忆共鸣。
长谷川沙织
《迷子の風景 No.212》
2024
布面丙烯
53 × 65.2 cm
这种创作方式本身即是对意识流动的摹写。当艺术家反复观察植物与风景时,她的思维开始在不同时空穿梭——记忆中的过去、想象中的未来,最终抵达一个"无法被命名的地方"。长谷川通过画笔记录下心灵与现实的微妙对话:那些看似缺席却始终存在的内在风景。
本次展览我们邀请观众一同体验这种独特的感知状态。越过日常生活的表象,在色彩与线条的缝隙间,或许我们都能发现那些"从未看见却无处不在"的风景。这既是视觉的探险,也是对我们认知边界的一次温柔叩问。
长谷川沙织
《迷子の風景 No.217》
2024
布面丙烯
65.2 × 65.2 cm
长谷川沙织
1992年出生于日本埼玉县,
2010年高中毕业于埼玉县综合美术高中(艺术学科),
2014年本科毕业于多摩美术大学(油画专业),
2016年硕士毕业于多摩美术大学艺术设计研究生学院,完成油画、绘画等硕士课程。
村上直子
日本滋贺县的陶艺作者
1998滋贺县信乐窑业技术试验场 毕业
1999就职于滋贺县信乐的罗工房
2007创立宇和之志品牌店铺
2008东京生活色彩器物展 餐桌布置类评委会大奖
2009东京生活色彩器物展 餐桌布置品类入围,被《花子》、《Orange Page》、《SAVVY》等等杂志进行报道
陶艺家村上直子想制作出哪怕长时间使用,也可以不断展现出新表情的器皿。她的作品以白色、米色、黑色为主,质地粗砺,能让人感受到泥土,配合简单复古的造型,有一种独特的温和感。
日本六大古窑的信乐烧窑就在滋贺县信乐村,因为信乐粘土的原土颗粒比较粗,且土内还混有大小不一的石英和长石颗粒,所以这里生产的陶器大多具有岩石般古朴笨拙的可爱感。
村上直子的作品,以粉引和铁釉两大色系为主,风格贴近于复古家居风,善于使用雕刻工艺,将花朵的形象融入于自己的作品之中。其中最为独特的“shiromoegi”系列是在粗糙的红粘土上涂上白色化妆品制成的。陶土中的铁在施釉烧制后,会出现在表面,形成琥珀色的铁点纹。图案的大小由大到小不等,根据化妆的时间和厚度,土壤表面会变得有些透明,隐藏在土壤中的小鹅卵石会弹出。
不仅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现了信乐烧的特色;同时,她身为一个女性作者,还在自己的作品中注入了温柔的女性之美。这种美是细腻的,是对日常的赞颂,也是一种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
山本忠臣
gallery yamahon艺廊店主、建筑师、陶艺家
1974年出生于三重县伊贺市
2000年于伊贺市开设“gallery yamahon”
2011年于京都开始经营发表年轻工艺家作品的“うつわ京都やまほん”
同时主导“yamahon设计室”,从事空间与建筑设计,关注器物、场域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家里经营制陶所,从小身处在陶器的环境中的缘故,陶器对于山本先生来说是自己可以动手做的自然存在,也是一种不需要购买的物品。一直到他参观植松永次先生的展览,遇见了一只想要留在身边的花器,才真切地感受到了陶的魅力。也开启了山本先生进入工艺世界的大门。
“虽然是小小的器皿,用来放调味料什么的也很不错呢。
说真的,用法真的很自由。
我想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有很多种使用方式,
如果拥有一套的话,应该会觉得很有趣、很享受吧。
像这样简单的器皿,反而意外地适用于各种用途呢。”
团团
团团,女生,从小热爱大自然,坚信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神奇的能量。
曾供职欧洲奢侈品公司,做包包配饰设计十年,后投身植物材料和染色的研究制作。
关注环保,关注可持续,关心手工艺。
团团的手作追寻一种与自然共生的生活方式——从容、质朴而恒久。每一件作品都是对传统手工艺的致敬,从天然材质的选择到古法植物染的运用,都延续着人与自然的古老对话。
团团的设计以日常配饰为载体,涵盖手工包袋、围巾及各类生活雅器。所有原料皆取之自然:有机棉麻承载着土地的温暖,植物染料晕染出四季的色彩,每道褶皱记录着手工的温度。这种制作方式不仅是对环境的尊重,更让每件作品都拥有独特的生命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