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觉到听觉,这些展览有些特别!

Cc主义 2022-05-22

如今,许多沉浸式展览正从“用眼看”逐渐侧重为“用耳听”,于是这一次,几位艺术家带来了突破传统概念的艺术表达。

在圣经中有这样一个传说:示拿地的居民建造了一座可以通天的塔,上帝因此很生气,将创造者的语言打乱,导致他们分裂,不再相互理解。

故事中这样一座“不理解之塔”(Tower of Incomprehension)正是艺术家 Cielo Meireles 的灵感源泉,他借助数百个二手收音机来表现属于自己“巴别塔”。

整个装置采用圆形塔的形式,将收音机分层堆积,这些收音机被调试到世界各地不同的电台,并被调整到人耳可听到的最小音量,密密麻麻的声音相互影响,营造了一个低沉而不和谐的听觉环境。

在这些如乱码一般的声音背后,作者揭示了其中的隐喻:

我们一次只能听到或理解一种声音,无论是电视、广播、社交媒体还是酒吧里的谈话。多种声音同时在说话,以至于没有一个被正确地听到或理解。

英国设计师 ThomsWing-Evans 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图书馆的“DX 实验室”,联手打造了这座位于悉尼中央商务区米切尔图书馆外墙边,形似鳞片的奇特装置。

不上前探个究竟,大概是猜不到,其实这是一间名为“80 HZ”的小型互动声音展馆。

黑色弧形木架外部覆盖着哑光的氧化铝瓦,而立于空间内部的装置,以卷轴的形式展示着图书馆藏品中的画作细节,参观者摇动手柄就可以聆听到通过计算机程序将画作转化而成的音乐。

展馆外部重重叠叠的瓦片,向外展开可以抵挡雨水的侵袭,又可以让日光进入空间内部。

设计师 Thoms Wing-Evans 试图创造一种结构让参观者能够感受城市的自然的元素,同时也旨在吸引游客以全新的方式体验国家图书馆的绘画收藏。

日本艺术家坂本龙一的首次国内个人展“观音·听时”,以 8 件重要的大型声音装置,为观众构建了一个多元的视听环境。

《异步-空间脉动》

《你的时间》

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坂本龙一与高谷史郎合作的《你的时间》。展厅内放置了一架 2011 年日本海啸后被冲上岸的钢琴。

艺术家相信,在某种程度上,人类难以掌握的自然力量通过灾难的爆发留存在了乐器之中,从而能够展现出新的音色和声调。

《生命-流动,不可见,不可闻······》

《生命-流动,不可见,不可闻······》是坂本龙一与高谷史郎共同创作的另一件关键性作品,该作品隐含了两条重要的线索。

通过对其 1999 年歌剧作品《生命》的解构与重新创作,挑战了歌剧这一单一的艺术表现形式,并通过融合技术,带给观众宛若穿行于日式花园的体验。

美国艺术家 Christian Marclay 作为前卫音乐世界的重要人物,通过敲击唱片和转盘制作出实验性的音乐伴奏,这成为了他艺术实践的开端。

迄今为止,听觉与视觉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不一致仍然是他创作的驱动力。

《「循环圈」视频装置》

而此前在东京现代美术馆进行的展览《翻译》,是 Christian Marclay 的首次大型个展,其中展出了他受观念艺术和朋克音乐影响的早期作品、汇集图像和声音信息样本的大型装置。

《Froosh Sploosh Wooosh Sskuusshh Splat Blortch (No.2)》

本次展览以“翻译”为主题,直指作者追求视觉和听觉的对等体验。

例如在《Froosh Sploosh Wooosh Sskuusshh Splat Blortch (No.2)》这幅作品中,他将日语漫画中的拟声词剪切下来组成乐谱,以此激发表演者的音乐动作。

 《再生唱片》

另一方面,Christian Marclay 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被“翻译”出不同的意味。

他的早期代表作《再生唱片》就是一张没有保护套的黑胶唱片,在运输、存储、播放过程中产生的划痕会成为唱片的一部分,在下次播放中生成新的声音,带给观众不同感受。

相关资讯
住进雕塑里:捷克未来派设计
2022-05-19
层叠的艺术:魁北克国家美术馆 Pierre Lassonde馆
2022-05-12
特拉维夫,从包豪斯到当代
2022-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