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的声音”—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二)

西岸美术馆

活动时间:2021-07-28 至 2023-02-05

活动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600号西岸美术馆(1、2展厅)

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重磅呈献

“万物的声音”

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二)

直面艺术的终极难题

艺术到底为何“物” ,到底存在于何处?

节拍器?帽架?玻璃眼珠?

鞋子?椅子?瓶瓶罐罐?

车轮?吉他?还是镜子?

百余件罕见大师力作 首次最强集结

法国蓬皮杜中心馆藏 亚洲唯一巡礼

深入现当代艺术腹地 全盘颠覆认知

“万物的声音”展览汇集了百余件蓬皮杜中心馆藏力作,通过18个章节带领观众深入二十世纪初至近年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先锋运动的腹地,以“物”触碰历史时代脉搏,沉入聆听艺术背后的声音。

从立体主义先驱、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领军人物到当代观念艺术前卫代表,乔治·布拉克、巴勃罗·毕加索、费尔南德·莱热 、马塞尔·杜尚、曼·雷、让·廷格利、塔蒂亚娜·特鲁维、梁慧圭、陈箴等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将按照时间顺序铺陈于西岸美术馆展厅1 & 2。

还记得两个月前闭幕的西岸美术馆开馆大展“时间的形态“吗?也许你曾经漫步穿梭于考尔德的“动态雕塑”下,也对蒙德里安的纯粹记忆犹新。

常设展“时间的形态”现场

作为中外文化对话交流全新模式的先行者,西岸美术馆首创推出国内系统介绍现当代艺术史的“常设展”。与蓬皮杜中心联手,通过五年三个常设展,以“时间”“万物”“空间”三部曲为公众全面系统梳理20世纪以来的世界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 。全新的常设大展“万物的声音”将以“物”贯穿叙事,溯源现当代主义史的发展流变,继续为观众带来艺术史教科书级的展览体验。

费尔南·莱热 ,《手和帽子的构成》,1927年 布面油画 ,蓬皮杜中心,巴黎 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 - 工业设计中心

一展颠覆生活与艺术的认知

开启跨越百年关于物与艺术的思辨

重新解读日常平庸之物与艺术作品的身份

聆听艺术背后的声音

展览的前半部旨在呈现一个属于先锋艺术家的世界,以杜尚创造的“现成品”艺术为代表,彰显艺术家如何用创意推翻一切旧程式;展览的后半部则透过波普艺术家、新现实主义和激浪派运动的成员的视野再现在消费主义盛行下,“物”在艺术中的角色。

曼·雷,《坚不可摧之物》,1923 / 1959年 节拍器和照片拼贴,蓬皮杜中心,巴黎 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 - 工业设计中心

巴勃罗·毕加索,《含古代头像的静物》,1925年 布面油画,蓬皮杜中心,巴黎 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 - 工业设计中心

马塞尔·杜尚,《帽架》,1917 / 1964年 木质,蓬皮杜中心,巴黎 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 - 工业设计中心

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

领军人物最强集结

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这两个在艺术史上影响深远的流派皆发轫或蓬勃于百年前的今天。本次展览集结了该流派的一众领军人物,包括马塞尔·杜尚、曼·雷、勒内·马格里特 、马克斯·恩斯特、萨尔瓦多·达利、伊夫·唐吉和胡安·米罗,其多件代表作首次在中国展出。

伊夫·唐吉,《缓慢之日》,1937年 布面油画,蓬皮杜中心,巴黎 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 - 工业设计中心

丰富多元 打破认知

“万物的声音”呈现了艺术品和艺术家面貌的多元性,由画家、作家、雕塑家、导演、摄影师、设计师、建筑师等依托丰富媒介创作的作品将颠覆人们对艺术的传统理解。数件经典装置作品亦是首次亮相中国,不容错过。

乔治·布莱希特,《三种布置》,[1962 / 1973年] 漆成白色的置物板,衣帽架和椅子,其他物品,不同物品,不同尺寸, 蓬皮杜中心,巴黎 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 - 工业设计中心

纪尧姆·比伊尔,《镜子展位》,1988年 镜子,木头,金属,不同尺寸,蓬皮杜中心,巴黎 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 - 工业设计中心

创意推荐
不列颠女神
¥ 20
非遗版画「文昌帝君」
¥ 34
日系版画「奥特曼系列」
¥ 66